犬弓蛔虫幼虫是引起内脏蠕虫蚴移行症的最常见的病因,因其幼虫比人蛔虫的幼虫还小,故可通过肺分布到全身,进行“体移行”。
血浆球蛋白显著增高和血沉增快。如蠕虫蚴侵及脑部,可引起癫痫等神经症状。有的病例可发生慢性肉牙肿眼炎,或引起视网膜及视神经乳头炎。本病需与视网膜母细胞瘤作鉴别诊断。棘腭口线虫蚴所致的蠕虫蚴移行症,除皮肤蠕虫蚴移行幢外,常可阴极内脏蠕虫蚴移行症。这种幼虫在体内移动无定向,可在许多器官组织移行而使临床症状多样化。多数病例可在体表检获虫体而被确诊,有的病例也可在眼、子宫颈部、尿或咳痰发现虫体。幼虫可从肠内穿过肠壁到达腹腔,先侵入肝、再至骨骼肌和结缔组织中移行。感染当天和第二天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或不适,伴有皮肤搔痒、荨麻疹以及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继之出现右上腹腾动和压痛。表明虫体已进入肝、以后可在腹部及胸部各器官或体壁中移动,症状多变个有的被误诊为急腹症、肺结核等。棘腭口线虫尚可引起嗜酸性脑脊髓炎,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神经根痛、四肢麻痹或突然从嗜睡到深度昏迷。脑脊液大多为血性或黄色。大多数含这在感染后一个月内出现批蠕虫蚴移行的症状。通过体表活组织检查、自动挤出或排出虫体后,即可确诊。由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引起的内脏蠕虫蚴移行症的临床表现,与前者破为相似,也可有肝重大及腹部、胸膜和肺部的症状亦可侵犯神经系统及眼和心包等重要器官。虽然裂头病多见于躯体的浅表部位但亦可见于腹腔、淋巴结等处其移行性似不及前二种蠕虫蚴。裂头蚴在嗜酸性肉牙肿的局部肿块中存活数月至年余不等。由广州管圆线虫蚴所引起的内脏蠕虫蚴移行症,以嗜酸性脑膜炎为主要症状。以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慢性进行性感觉减退、面神经麻痹、眼球外直肌麻痹、颈强直、肢体以及脑脊液浑浊等表现为其特征。此外,尚可出现低热、瘫痪、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内脏蠕虫蚴移行症必须在确定诊断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犬弓蛔虫蚴移行症的治疗用阿苯达唑治疗有良好疗效,剂量为每日20mg/kg,分2次口服,一疗程为15d。必要时可于间隔2―4周后重复治疗。疗程中应注意密切观察和及时只消可能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颅内压增高等。海群生,每次口服120mg为,3次/d,连服一个月,对发热、咳嗽、肝重大等可迅速改善,但对嗜酸性粒细胞无明显影响。或用3mg/kg,2次/d,连服21d,也可奏效。动物实验也证明海群生对杀死犬弓蛔虫幼虫有一定作用,如用犬蛔虫卵人工感染小鼠后用大剂量海群生(50mg/kg,每日服2次,连用7d,可使体温下降至正常;在连用4周后,肝肿大逐渐缩小,但嗜酸性粒细胞仍持续增高达4个月多久。又如口服25―50mg/kg连用7―10d,4周后再重复治疗一次,临床现象可获改善嗜酸性粒细胞也迅速降低。此外亦可试用广谱驱虫药伊维菌素治疗。每日口服100―200ug/kg,连服用2―3d。
2、广州管圆线虫移行症的治疗用阿苯达唑治疗有良好疗效。剂量为每日20mg/kg,分2次口服,连服10d为一疗程。必要时可于2―4恩周后重复治疗。激素类和抗菌药物无肯定疗效。
3、海异尖线虫蚴移行症及棘腭口线虫蚴移行症可使用阿苯达唑或吡喹酮治疗。
4、裂头蚴移行症用吡喹酮治疗有效,每次20―25mg/kg,每日口服3次,连服2―3d。阿苯达唑或用海群生、噻苯咪唑及硫双二氯酚等均未见效,份儿刺激裂头蚴移行,增加局部疼痛和肿胀。
5、斯氏狸殖吸虫蚴移行症用吡喹酮治疗有效,每次20―25mg/kg,每日口服3次,连服2―3d。必要时可于2―4周后重复治疗。用硫双二氯酚酵,但疗程较长。
蠕虫蚴移行症所涉及的病原寄生虫的适宜诉诸大多是与人有较密切关系的家养动物(犬、猫、猪、牛、羊等)及野生动物(鼠、狐、虎、豹等)。什么由于生产及生活的多种活动而受到感染。犬弓蛔虫病多见于西方国家喜欢饲养犬猫的儿童和妇女。钩虫蚴性皮炎及尾蚴性皮炎除生产原因外,好发浴场避暑或旅游区独家以及进行野营活动等的人们。又数因开发山区、林区或湖区什么有较多机会吃大可作为几中寄生虫转续宿主的鱼、虾、蟹、蛙、蛇、螺、鸟禽及兽类等而获得感染。因此,预防蠕虫蚴移行症的发生,应从多方面着手,受到应提高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了解这些病原寄生虫的感染方式及预防措施,改善居住条件及卫生设施。同时要提高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能了解、识别和治疗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