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绿猴病

本症亦称Marburg病毒病和非洲出血热。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病原体系Marburg病毒及与它形态相同的ebala病毒,而此两种病皆来自非洲,故又称非洲出血热。现认为此类病毒均属于虫媒病毒,通过与病猴接触而传染于人。

潜伏期3~9d,突然发病,初起有头痛、发热、结膜炎、呕吐、腹泻、肌肉痛等全身症状,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在发病5~7d,在臀、躯干、四肢出现散在毛囊性红色丘疹,后成为斑丘疹并互相融合,严重者皮损呈弥漫性红斑,常呈出血性,急性发热期持续2周,约1/3病人于第7~17d因心肌炎、肾功能衰竭及累及肝、胰、中枢神经系统而死亡。幸存者,在发疹16d后皮疹消退,常有脱屑,尤以掌、跖及四肢末端脱屑较剧,颊粘膜可见有深红色小点,软腭可发生水疱,扁桃体肿大,血象中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清中丙氨酸氨基移换酶明显升高,在血、咽部分泌物可分离出病毒。
病毒性出血热目前均无特效治疗方法,对大多数出血热病人,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应积极合理地对症处理,对确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应争取尽可能早期进行抗凝治疗。此外,尚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休克、大出血、肾功能衰竭、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