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老年人原发性恶性高血压引起的恶性小动脉肾硬化

如果病人多年的良性高血压或肾实质性高血压在几周或几个月内转变为恶性高血压(急进型)或一起病就表现为急进型高血压,往往引起严重的肾脏病理改变,即恶性肾硬化。肾功能迅速减退,出现进行性肾功能衰竭。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由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引起。此时动脉病变主要为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及肌内膜增厚。
1.纤维素样坏死该病变被认为是恶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除可发生于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及入球小动脉,并能从入球小动脉延伸至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纤维素样坏死的发生与严重高血压本身相关,有人发现舒张压需高达150mmHg左右才发生小动脉壁坏死,更高坏死就更严重;又与此时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异常有关,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过度激活,血管加压素活性增强,前列环素减少及激肽水平下降等;此外,纤维素样坏死发生还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局部凝血,及细胞内钙含量增多等因素相关。
2.肌内膜增厚同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相似,也主要侵犯小叶间动脉及弓状动脉壁。发病机制与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时机制相同。

起病一般很急(常常能记得具体日期),最常见的症状有头痛、视力模糊和体重下降,其次为呼吸困难、疲劳、不适、恶心、呕吐、上腹痛、多尿、夜尿增多和肉眼血尿。头痛症状并无特异,但严重的高血压伴新近发生的头痛或转为持续性者应认真考虑有可能转向恶性;76%的初诊者有视觉症状,90%最后总会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视力模糊和下降,14%突然失明,可有盲点、复视和偏盲。体重下降是另一个早期症状,其原因(至少部分)是由于恶性状态开始时的自然利尿和血容量下降(见前),而常常发生在厌食和尿毒症出现之前。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一般都超过16.0~17.3kPa(120~130mmHg),由于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之间血压数值有可观的重叠,所以对恶性高血压来说没有一个具体的临界血压高度,譬如原为正常血压者,如舒张压骤升至13.3~14.7kPa(100~110mmHg),可能就是恶性的;反之,亦有舒张压非常高并持续多年的原发性高血压者,一直未步入恶性状态。恶性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表现为全身性进展性血管病,累及肾脏的时间相对比较晚(此即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其临床表现可以从无肾功能损害的少量蛋白尿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后者有时甚至无法与终末期的原发性肾实质疾病相区别。可大致分为4种类型:①亚急性进展(数周至数月内),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1年内死亡),见于无充分治疗病例;②只有暂时的肾功能损害,见于在发病初期即能有效的控制血压者;③发现恶性高血压时已有高血压神经视网膜病变(见下)、严重的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④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常首先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蛋白尿,约20%病人同时伴有无痛性肉眼血尿,50%伴有镜下血尿,24h尿蛋白定量<2g、2~4g、>4g者大约各占1/3。在无其他肾实质及泌尿外科疾病情况下,血尿是诊断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的一个条件。可以出现红细胞管型,75%患者有白细胞尿。肾脏的大小一般正常或轻度缩小,即使发展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也只是轻度缩小。高血压神经视网膜病变是恶性高血压必然会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前已述及,它是临床诊断恶性高血压的必须条件),发生机理是视网膜血管的完全闭塞和破裂。由于视盘近神经纤维束内毛细血管破裂而出现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出血围绕视盘做放射状排列。由于小动脉闭塞引起神经纤维缺血性梗死,而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荧光素血管造影证实棉絮状斑即为无血灌流区),并与出血相毗邻。另外,还常常有视盘水肿(不一定每例病人都有),过去曾认为它是由颅压升高所引起,但恶性高血压的颅内压经常不高,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它是由于视盘中的神经纤维缺血所致(动物试验结所供血视神经乳头血运的后睫动脉能引起视盘水肿),但如不伴有条纹状出血和棉絮状软性渗出而单独出现视盘水肿,则应另当别论(有颅内肿瘤和脑血管意外的可能)。高血压神经视网膜病变并非恶性高血压所特有,在严重贫血、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动脉炎、颞动脉炎和硬皮病时亦能见到(即使不合并高血压),在中心性视网膜静脉闭塞时亦能出现,但它是一侧的。小量的条纹状出血往往是高血压进入恶性状态的第1个信号;严重的高血压虽然只伴有1个棉絮状软性渗出亦应考虑恶性高血压;这些病人的处理应与有明显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的恶性高血压患者一样而不容忽视。还常常可以看到恶性高血压的其他脏器损害:①Clark等报告190例恶性高血压病人42%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死亡病例中20%由于脑出血和脑血栓;②左心衰竭(或合并尿毒症)是在有效的降压治疗以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③7%病人合并急性胰腺炎;④文献上有升结肠和远端回肠坏死引起急腹症和肠系膜坏死性动脉炎引起的肠道出血的报道。可出现血沉增快、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红蛋白在原发性恶性高血压一般大于125g/L,而在慢性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继发的恶性高血压其数值则比较低。
1.降压的原则和方法恶性高血压必须迅速降压以预防严重合并症――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在有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急剧下降、急性胰腺炎病、视力迅速、胃肠道出血、肠系膜血管炎引起的急腹症,以及由于呕吐难进口服药的情况下,首先应静脉紧急给药,常用的有硝普钠、二氮嗪(diazoxide)、肼屈嗪(肼苯哒嗪)和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其中首选硝普钠。为了安全,一般血压开始下降幅度为20%或降至21.3~22.7/13.3~14.7kPa(160~170/100~110mmHg),然后在监测病人无脑及心肌低灌注情况下,在12~36h内逐步使舒张压降至12kPa(90mmHg)。待病情稳定即开始加用口服降压药,口服药发挥作用并调整好剂量后再完全撤除静脉给药。口服药开始时应采用小动脉扩张药,如肼屈嗪(肼苯哒嗪)、硝苯地平(硝苯吡啶)或米诺地尔(长压定),由于血管扩张能反射性地激活肾上腺素能系统而导致心动过速、增加心排血量而减低其降压效果,所以应并用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等。有些血管扩张药还能引起钠水潴留,从长期治疗看还应加用利尿药(开始时不用,见下)。如无上述静脉紧急给药指征,则可一开始采用加强口服药方案,在12~24h控制好血压,通常联合用药,其中小动脉扩张药加β受体阻滞药加利尿药是最有效的联合(理由见上述)。而在小动脉扩张药中米诺地尔(长压定)能够迅速(但不是立即)降低血压,最适合恶性高血压的最初治疗。
2.血容量状态和利尿药的应用恶性高血压病人即使发肺水肿,也可以没有全身性盐负荷过多。由于全身性外周血管阻力(SVR)增加,迫使左心室过度工作而使其顺应性降压,致使左心室嵌顿压增加而形成肺水肿,也就是说,即使左室舒张期末容量(LVEDV)接近正常,左室舒张期末压力(LVEDP)也可以增加。血管扩张药能降低SVR并改善左心室的顺应性,结果LVEDP降低,肺充血得以改善。由此可见,恶性高血压合并肺水肿的治疗重点应该是减轻心脏后负荷而不是极度地利尿。开始治疗时如没有明显的水负荷情况,不要用利尿药,但以后长期口服血管扩张药时(由于强的钠水潴留副作用)则应加用,否则难以很好地控制血压。
3.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恶性高血压病人无论肾功能损害程度如何,都应该严格控制血压以防肾功能进一步损害。在合并肾功能不全(尤其是肾小球滤过率在20ml/min以下时),控制血压偶尔能引起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但这不能成为降压治疗的反指征。控制血压能保护生命器官(心脏和脑)的功能,而且,即使由于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已步入终末期肾脏疾病,严格地控制血压也有可能恢复其肾功能。如已达尿毒症,在努力控制高血压的同时还应加用透析疗法,它能纠正尿毒症和水潴留。单用透析疗法难以满意地控制血压,必须加用降压药,实践证明,米诺地尔(长压定)和普萘洛尔(心得安)联合应用效果比较好。
4.择优方案高血压急症时必需迅速使血压下降,以静脉给药量为适宜,以便随时改变药物所要使用的剂量。
(1)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直接扩张动脉和静脉,使血压迅速降低。开始以每分钟10μg静滴,密切观察血压,每隔5~10min可增加5μg/min。硝普钠降压作用迅速,停止滴注后作用在3~5min内即消失。该药溶液对光敏感,每次应用前需临时配制,滴注瓶需用银箔或黑布包裹。硝普钠在体内代谢后产生氰化物,大剂量或长时间应用可能发生硫氰酸中毒。
(2)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以扩张静脉为主,较大剂量时也使动脉扩张。静脉滴注可使血压较快下降,剂量为5~10μg/min开始,然后每5~10min增加5~10μg/min至20~50μg/min。停药后数分钟作用即消失。副作用有心动过速、面红、头痛、呕吐等。
(3)尼卡地平(nicardipine):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用于高血压急诊治疗剂量为:静脉滴注从0.5μg/(kg?min)开始,密切观察积压,逐步增加剂量,可用至6μg(kg?min)。副作用有心动过速、面部充血潮红、恶心等。
(4)乌拉地尔(urapidil):α1受体阻滞药,用于高血压危象剂量为10~50mg静脉注射(通常用25mg),如血压无明显降低,可重复注射,然后予50~100mg于1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维持,速度为0.4~2mg/min,可根据积压调节滴速。
5.康复治疗高血压及肾硬化病人的康复治疗主要是体力康复,配合心理康复,如减少焦虑、抑郁等的发生,促进心理进调整,向病人及家属进行有关的卫生宣教,并针对性的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及指导。包括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宣教体力康复,主要是耐力运动训练,包括低强度的伸展活动,柔软体操等可稍感肌肉疼痛,但避免疲劳。另外物理疗法与传统疗法也可应用如微波疗法可改善肾脏血供,超声疗法可软化动脉硬化斑块,改善血液循环。传统疗法如气功,减少多种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影响,并能消除大脑皮质的紧张状态,可选用静功、太极拳等,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大脑皮质抑制过程。
预后:尽管恶性高血压病人病死率极高,但是治疗及时,措施得当,血压能被较快控制时,仍有部分病人预后不错,肾功能损害也能获不同程度恢复。
预防:本病的危险因素如下:
1.严重的高血压本病小动脉的纤维素样坏死和增生性动脉内膜炎是由严重的高血压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应力直接造成的。造成高血压的恶性状态虽病因各异,但都有严重的高血压,如能有效地控制好血压,恶性状态也都能够逆转。从重高血压病人作交感神经切除术,并同时作肾活检,发现一般舒张压达到20kPa(150mmHg)左右才出现小动脉坏死,如更高,坏死就更严重。一侧肾动脉狭窄病人继发恶性高血压,肾小动脉坏死只发生在对侧肾脏,狭窄侧并不发生。动物实验已明确显示严重的高血压能造成酷似人类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的病理变化。
2.血管中毒对上述压力学说的疑点主要是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2组病人之间的血压情况有不少的重叠,甚至有病人虽在长时间内有持续性严重高血压,但并不步入恶性状态,因此有学者提出:从一个没有多少症状的严重的良性高血压突然转变为有明显症状、多系统损害的恶性高血压除高血压外可能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参与,血管中毒即为其中之一。
3.肾素-血管紧张素(RA)系统的激活恶性高血压常有RA系统的激活,有些病人血浆RA水平升高,也常发现有肾小球旁器增生、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的增生和结节化。
4.加压素Mohring等还发现二肾一夹恶性高血压动物的血浆加压素(AVP)水平亦增加(3倍于良性高血压的同类动物,4倍于正常对照),而有些病人可能对AVP敏感或AVP能加强机体对AⅡ或儿茶酚胺的加压反应,甚或AVP对积压管有直接中毒作用,从而促进恶性高血压的形成。
5.局部凝血高血压的血管内皮损伤可以引起局部血管内凝血,由此加重病情;在动物模型中可以出现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为此,有学者提出:凝血异常可能是良性高血压转向恶性的另一原因。
6.前列环素(PGI2)合成减少吸烟者和口服避孕药妇女易患恶性高血压,这是因为烟和避孕药可以损及血管内膜而影响PGI2的合成,据测定,这2种人血中PGI2的稳定性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水平降低,而提高PGI2的合成可能作为减少高血压血管损伤的一种方法。
7.细胞内钙含量增加细胞质钙过量可能是恶性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给Dahl盐敏感大鼠进饲高盐饮食能发生暴发性高血压伴肾内坏死性血管病变,如同时给予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心痛定nifedipine)以抑制钙的入流,则能阻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尼索地平(nisodipine)和尼群地平(nitrndipine)亦有类似作用,而卡托普利(captopril)则无。
8.低钾饮食Tobian认为,南美人突出的低钾饮食风俗可能是容易罹患恶性高血压的一个原因,并至少能部分解释他们患高血压后容易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如给高盐饮食的Dahl盐敏感大鼠补充钾的摄入,血压虽然不降,但能防止小叶间动脉内膜增厚。高钾饮食还能防止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肠系膜和脑内小动脉内膜增厚。
9.免疫机制Gudbrandsson等观察20名由高血压恶性状态恢复过来的病人免疫指标,发现与相应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对照组相比,其抗人动脉抗原的T淋巴细胞反应增加,不论这种反应是原发的还是继发于血管损害,都可能加重血管壁损害。Forsberg等观察了32名已有尿毒症的恶性高血压病人,与健康献血者和肾活检证实为肾小球肾炎(无恶性高血压)者比较,其HLA-BW35和CW4抗原的发现率明显地高,作者推测这些HLA抗原可能通过某种途径与恶性高血压血管损害相联系。
10.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Ribeiro发现,与正常人和良性高血压相比,恶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激肽原水平明显降低。
11.血管内皮产生的松弛因子和内皮素晚近,有学者报告高血压患者有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包括松弛因子合成减少,收缩因子(如内皮素)合成增加。干预措施:在用静脉和(或)口服降压药控制了血压、危急情况已经缓解后,对病人终生的血压监测至为重要,必须紧密追踪病人甚至要实行强制性治疗,因为不服从治疗或治疗不充分最后总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血压控制不满意,即使事隔数年恶性状态仍能复发。Editoiol曾分析患恶性高血压后来死亡的病例,其中只有27%平均舒张压低于14.7kPa(110mmHg)。长期治疗一般亦需用三联降压药(血管扩张药加β受体阻滞药加利尿药)才能比较满意的控制血压。高血压由良性转向恶性未完全阐明。明显、剧烈的血压升高无疑是发病的关键,但单有严重高血压对血管的机械应力未必就已足够,事实说明,有些病人还需要另加其他因素,而这些因素不是所有病人都是一样的,例如,RA系统的激活对某些病人是重要的,但对其他人就不一定,他们的发病又可能与诸如加压素、儿茶酚胺,或凝血系统激活的因素有关,吸烟者和口服避孕药妇女的发病可能有PGI2合成减少因素参与,同理,胞浆钙增加、低钾饮食、免疫机制、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水平降低、血管内皮松弛因子减少,或内皮素增加可以成为另外某些人发病的一种参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