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脑脓肿由中耳炎播散而来,其他大多先形成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或乙状窦周围脓肿,乙状窦脓肿,以后再侵入脑组织,化脓性迷路炎经内淋巴管,内淋巴囊或内耳道向颅内发展引起的脑脓肿多为小脑脓肿。
脑脓肿的典型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1、起病期
约历数天,有畏寒发热、头痛、呕吐及轻度脑膜刺激征等早期局限性脑炎或脑膜炎的表现,脑脊液中细胞数略增,蛋白稍高,血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左移。
2、潜伏期
持续10天至数周不等,多无明显症状,或有胃纳不佳,便秘、不规则的头痛和低热,以及嗜睡、抑郁、烦燥、少语等精神症状。
3、显症期历时长短不一,此期脓肿已经形成,并逐渐增大!出现下列各种症状。
(1)中毒性症状:如午后低热、高热、或体温正常,或地狱正常,舌苔增厚,食欲不振或亢进,便秘,面色苍白,消瘦、全身无力等。
(2)颅内压增高症状:a、头痛为脑脓肿的主要症状。始于患侧,后可遍及全头而以前额或后枕部为最著,头痛多为持续性,常于夜间加剧而惨叫不止。b、呕吐为喷射状,与饮食无关。c、意识障碍,如表情淡漠、嗜睡、乃至昏迷。d、脉搏迟缓,与体温不一致。e、可出现视乳头水肿。f其他:如打呵欠、频繁的无意识的动作(挖鼻、触弄睾丸等),性格与行为改变等。
(3)局灶性症状:局灶性症状出现可早可晚,亦可不明显。
颞叶脓肿:a、对侧肢体偏瘫。b、失语症,病变影响额下回和中央前回下部时,出现运动性失语(口语运用不能),惯用右手者,左侧颞叶后部或底回出现病变时,可引起命名性失语(不能正确说出日常用品的名称)。c、病变累及颞上回后部,则出现感觉性失语(不能听懂别人和自己的言语,并有言语错乱)。d、对侧肢体强直性挛缩,同侧瞳孔散大或出现对侧椎体束征。
小脑肿胀:a、中枢性眼震。b、同侧肢体肌张力减弱和消失。c、辨距不良。d、共济失调。如指鼻不准,错指物位,轮替运动障碍。步态蹒跚,Romberg征阳性等。
4、终期常因脑疝形成或脓肿破入脑室所致之脑室炎及爆发性弥漫性脑膜炎而死亡,脑疝前期一般均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最后陷入深度昏迷,呼吸及心跳停止。
1、手术治疗
a、急性乳突探查术及脓肿穿刺术,术中若发现鼓窦盖,乳突盖或乙状窦板有破坏,应扩大暴露至正常界限,骨壁完整者应磨开壁探查,暴露颞叶及小脑应脑膜,硬脑膜充血、增厚、肉芽形成、张力大,搏动消失等是脑脓肿的可疑征象,颅内压甚高,病情重笃,有脑疝危象者,可先钻颅穿刺抽脓,或作侧脑室引流术,待颅内压降低后再作乳突手术。
b、脓肿处理:(1)穿刺抽脓:一般可在严格消毒后经乳突术腔穿刺抽脓。(2)切开引流,适用于脓肿表浅,已形成硬脑膜脓瘘者。(3)脓肿摘除:脓肿包膜较厚,经反复穿刺抽脓无效,或多房性脓肿,多发性脓肿等。均应开颅摘除脓肿。
2、足量,合宜的抗菌药物
开始可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或红霉素与氯霉素,羧苄青霉素或环丙沙星与氨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联合静脉滴注,待细菌学检查结果明确后,参照检查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3、注意支持疗法及水与电解质平衡
病人因频繁的呕吐、长期静脉输入葡萄糖,以及脱水疗法等。常可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故应根据病情及血清电解质检查结果,及时补充液体,纠正酸中毒或碱中毒,预防低钾或低钠综合症。4、颅内压增高时,可用脱水疗法以降低颅内压,如用50%葡萄糖与20%甘露醇静脉交替注射,此外常用的脱水剂尚有30%尿素和25%山梨醇等。类固醇激素可减轻脑水肿,酌情适量静脉滴注。5、出现脑疝或脑疝前期症状时,应立即静脉推注20%甘露醇等脱水剂,气管插管,给氧、人工呼吸,并紧急作脑脓肿穿刺术。抽出脓液,必要时可先行侧脑室引流以降低颅内压,然后再作脓肿穿刺抽脓。
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