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口腔毛状粘膜白斑

又称口腔病毒性白斑,口腔扁平湿疣。系指发生在舌侧缘的一种呈毛状的白色斑块性损害。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口腔毛状粘膜白斑好发于人T细胞嗜淋巴病毒Ⅲ型(HTLV-Ⅲ)易感人群。近来有人认为HTLV-Ⅲ不是引起毛状白斑的直接病因,仅在同时伴有EB病毒(EBV)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EBV与HPV混合感染、或者HPV合并疱疹类病毒感染,才会形成毛状白斑。

20%艾滋病患者可伴有毛状白斑(HL),HL是艾滋病特异性相当高的早期临床症状。有一组80例艾滋病无症状的HL患者中,99%患者血清HIV抗体阳性,28%患者于7.5个月(平均)后出现了典型的艾滋病症状。
HL通常见于舌侧缘(约占72%),其次为舌腹、舌背、口底、颊、腭等部位。病损成片状,每侧数目不超过4片,以1片损害为多。损害约为数毫米至3.5cm×3cm大小的脱色性白斑,微隆起,界限不清,表面起皱、呈毛状或纤维状,有时可见粗大的斑块粘附于舌侧,不能被擦去。可伴发地图舌。无自觉症状,或伴轻度烧灼疼痛感。病人血清HIV抗体检测阳性;外周CD4+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减少,CD4+/CD8+细胞比值低下;病损部位取材涂片PAS染色或培养,白念珠菌常阳性。
(一)注意营养,劳逸结合,足够的睡眠,良好的情绪等有助于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减缓或防止病情的进展。
(二)合并念珠菌感染者可局部或系统性应用抗念珠菌的药物。
(三)0.1%维A酸溶液局部应用可暂时消除病变损害,但不能阻止复发。
(四)HIV抗体阳性者,应按艾滋病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系统应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亦可酌情局部或系统性应用阿昔洛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