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阔节裂头绦虫病

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latum(Linn,1758)Luhe,1910]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科食肉动物,也可寄生于人。裂头蚴寄生于各种鱼类。
形态:成虫外形和结构均与曼氏迭宫绦虫基本相似,但虫体较大,可长达10m,最宽处20mm。具有3000―4000个节片,头节细小,呈匙形,长2―3mm,宽0.7―1.0mm。其背、腹侧各有一调较窄而深凹的吸槽,颈部细长。成节的宽度显著大于长度,为宽扁的矩形。睾丸数较多,为750―800个,雄生殖孔和阴道外口共同开口于节片前部腹面的生殖腔。子宫盘曲呈玫瑰花状,开口于生殖腔之后,孕节的结构与成节基本相同。
虫卵近卵圆形,长58―76μm,宽40―51μm。呈浅灰褐色,卵壳较厚,一端有明显的卵盖,另一端有一小棘。虫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若干卵黄细胞。排出体外时,卵内胚胎已开始发育。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阔节裂绦虫的生活史也是与曼氏迭宫绦虫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其第二中间宿主是鱼类,人是终宿主。成虫寄生在人,以及犬、猫、熊、狐猪等是肉动物的小肠内。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在15℃―2℃的水中经过7―15天的发育,孵出钩球蚴。钩球蚴能水中生存数日并能耐受一定低温。当钩球蚴被剑水蚤吞食后,即在其血腔内经过2―3周的发育称为原尾蚴。终宿主食入带裂头蚴的鱼时,裂头蚴在其肠内经5―6周发育为成虫寄生。成虫在终宿主体内可活5―13年。

成虫在肠内寄生,一般不引起特殊病理变化,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疲倦、乏力、四肢麻木、腹泻或便秘及饥饿感,嗜食盐等较轻微症状。但因虫体长大,有时虫体可扭结成团,导致肠道、胆道阻塞、甚至出现肠穿孔等。另外,还有在人体肺部和腹膜外阔节裂头蚴寄生的报告。
约有2%的阔节裂头绦虫病人并发绦虫性贫血,这可能是由于与造血功能有关的维生素B12被绦虫大量吸收。如果食物维生素B12供给不足,则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另外,绦虫代谢产物可能损害宿主的早学功能。患者除有一般恶性贫血的表现外,常出现感觉异常,运动失调、深部感觉缺失等神经紊乱现象,严重者甚至失去工作能力,驱虫后贫血能很快好转。
驱虫方法同其他绦虫,对并发贫血者还应补充维生素B12。
防治关键在于宣传教育,改变不卫生的食鱼习惯,不吃生鱼或未煮熟的鱼类,加强对犬、猫、等动物的管理,避免粪便污染河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