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韧带骨化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局部力学因素、代谢异常、家族遗传等众多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使黄韧带的骨附着部负荷异常增强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韧带损伤,而反复的损伤累及和反应性修复过程将导致韧带的骨化。与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病情况一样,黄韧带骨化症在日本、东南亚等以食稻谷等含糖量较高食物为主的地区及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中多发,可见黄韧带骨化与糖代谢等全身情况有关。许多学者提出黄韧带骨化实际上属于脊柱韧带骨化症的一部分,也有人提出该病与遗传因素,如HLA 抗原系统、种族差异均有关,因曾有一例同卵双生子同时患有黄韧带骨化并发后纵韧带骨化的报道。
颈椎黄韧带骨化症在临床上表现为颈椎管狭窄引起的脊髓压迫症状,患者大多以肢体疼痛、麻木起病,尤以上肢及手指麻木居多;症状加重时,出现肢体肿胀、乏力、僵硬、活动不灵活,并伴有颈部疼痛、僵直、活动受限、酸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胸部束带感,下肢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出现行走不稳,患者描述行走时有踩棉花样感觉;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脊髓受压明显时,患者可出现锥体束症状,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髌阵挛、踝阵挛等,病理反射阳性等。感觉障碍的表现不尽相同,可出现脊髓节段平面性感觉障碍、神经根分布的区域性感觉障碍和脊髓半侧损伤(Brown-Sequard)综合征。
1.非手术治疗 对症状较轻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颈部制动、颈托固定、理疗、药物治疗等。但大多数患者的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往往效果不佳。
2.手术治疗 通常认为,当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时,应行颈椎后路手术,彻底切除骨化增厚的黄韧带,这是解除压迫、恢复脊髓功能的有效措施,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椎板切除术和椎板成形术。由于黄韧带骨化灶常与椎板缘连续且与硬膜囊粘连,故在手术操作时要十分仔细,防止脊髓损伤及脑脊液瘘的发生,有硬膜囊破损时,应该进行手术修补。
预后:手术操作要十分仔细,切除减压效果尚好。
预防: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