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失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失血的量和速度,以及患者原先的健康状态和年龄。多数健康青年可以耐受500~1000ml(相当于10%~20%的血容量)的失血,很少引起症状,也不致发生贫血,但约有5%的人因“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而出现症状。短期内失血量在1000~1500ml(总血容量的20%~30%),如健康青年人精神状态稳定,经安静休息,取仰卧位可不出现症状,但活动后可出现心血管症状及直立性低血压。如失血量达1500~2000ml(总血容量的30%~40%),即使仰卧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明显症状:手足厥冷,面色苍白,口渴尿少,脉搏细速,血压降低,短暂意识丧失。失血量超过2000~2500ml(总血容量的40%~50%),则可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如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原有慢性疾病、感染、营养不良、失水或原有贫血、老年患者,即使失血量较上述为少,也可导致休克或死亡。
治疗原则首先应当针对出血的原因立即设法止血,另一方面要采取紧急措施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迅速输入生理盐水、复方生理盐水、血浆、右旋糖酐、人血白蛋白(白蛋白)或羟乙基淀粉,并立即配血尽早输入全血。待出血停止,再进一步根据病因进行必要的治疗。对贫血本身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应在度过急性期后及早给予高蛋白质、富维生素的饮食,如果体内贮铁充分,造血功能正常,则红细胞在出血停止后4~6 周恢复正常,血红蛋白的恢复要落后2 周。有严重贫血者应输红细胞纠正贫血。原有慢性失血史或原先贮铁量不足者,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可给予铁剂,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铁贮量的补充。
预后: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
预防:避免外伤发生,有出凝血病者应早期给予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