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肠道病毒70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有结膜下出血,常并发角膜炎,可有神经系统并发症。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我国在1971年开始发现此病,并已分离出肠道病毒70型。70型的原型分离自急性结合膜炎的结合膜拭子分离出来,与本病发病有关。

潜伏期一般为24h,最长可达6天。起病急骤,迅速出现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流泪和眼球痛。通常先发生于一个眼睛,几小时后波及另一个眼睛。约20%病例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约70%~90%病例在起病2~3天后出现特征性的表现-眼球结膜下出血,从细小的出血点至整个球结膜下出血程度不等,可见短暂而无后遗症的上皮性角膜炎。初期常发生角膜上皮点状剥脱,约1周后痊愈,耳前淋巴结肿大常见。儿童病例2~3天即可痊愈,成人一两周内完全恢复。偶有病例角膜上皮剥脱反复发生,持续数年。老年病例结膜水肿常见,而年轻病例则出血量较大。起病后3~5天约90%病例在睑结膜上出现细小滤泡。在裂隙灯下用荧光素染色大多数病例可见角膜糜烂或点状上皮性角膜炎。前24h眼分泌物为浆液性或浆黏液性,并含大量多形核白细胞。
主要是对症治疗,局部应用抗RNA病毒或广谱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利巴韦林等可有效,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合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
预后:预后一般良好,不引起角膜后遗症。仅极少数病例并发瘫痪性疾患,导致长期性瘫痪与肌萎缩等后遗症。
预防: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为止。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要进行煮沸消毒,接触过患者的手要用肥皂和流水洗干净。加强眼科器械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播。流行期间应避免去公共浴室和游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