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Fitz(1886)首先正确地描述本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病理所见,并提出阑尾切除术是本病的合理治疗。目前,由于外科技术、麻醉、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等方面的进步,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早期就医,早期确诊,早期手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临床医生仍时常在本病的诊断或手术处理中遇到麻烦.因此强调认真对待每一个具体的病例,不可忽视。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管腔阻塞的最常见原因是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约占60%,多见于年轻人。粪石也是阻塞的原因之一,约占35%。异物、炎性狡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则是较少见的病因。由于阑尾管腔细,开口狭小,系膜短使阑尾卷曲,这些都是造成阑尾管腔易于阻塞的因素。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粘膜仍继续分泌粘液,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
2.细菌入侵由于阐尾管腔阻塞,细菌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粘膜上皮并使粘膜形成溃疡,细菌穿过溃疡的粘膜进入阑尾肌层。阑尾壁间质压力升高.妨碍动脉血流,造成阑尾缺血,最终造成梗塞和坏疽。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查体所见和实验室检查。
1.症状
(1)腹痛: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此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位置。约70%一80%的病人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其腹痛也有差异,如单纯性阉尾炎表现为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不同位置的阑尾炎,其腹痛部位也有区别,如盲肠后位阀尾炎疼痛在右侧腰部,盆位阑尾炎腹痛在耻骨上区,肝下区蛔尾炎可引起右上腹痛,极少数左下腹部阑尾炎呈左下腹痛。
(2)胃肠道症状:发病早期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也可发生,但程度较轻。有的病例可能发生腹泻。盆腔位阑尾炎,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症状,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排气排便减少。
(3)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发热,达38℃左右。阑尾穿孔时体温会更高,达39℃或40℃。如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
2.体征
(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的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发病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右下腹便可出现固定压痛。压痛的程度与病变的程度相关。老年人对压痛的反应较轻。当炎症加重,压痛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当阑尾穿孔时,疼痛和压痛的范围可波及全腹。但此时,仍以阑尾所在位置压痛最明显。可用叩诊来检查,更为准确。也可嘱病人左侧卧位,查体效果会更好。
(2)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这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卫性反应。提示阑尾炎症加重,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等病理改变。腹膜炎范围扩
大,说明局部腹腔内有渗出或阑尾穿孔。但是,在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象可不明显。
(3)右下腹包块:如查体发现右下腹饱满,扪及一压痛性包块,边界不清,固定,应考虑阑尾周围脓肿的论断。
(4)可做为辅助诊断的其他体征
1)结肠充气试验:病人仰卧位,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2)腰大肌试验:病人左侧卧,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
3)闭孔内肌试验:病人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4)经肛门直肠指检:引起炎症阑尾所在位置压痛。压痛常在直肠右前方。当阑尾穿孔时直肠前壁压痛广泛。当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行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显著增加。
术前即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选择亦不相同。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采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如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汁后关腹。注意保护切口,一期缝合。必要时可切口置乳胶片引流。
3.穿孔性阑尾炎宜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利于术中探查和确诊,切除阑尾,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切口注意保护,冲洗切口,一期缝合。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感染时及时引流。
4.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宜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如脓肿扩大,无局限趋势,宜先行B超检查,确定切口部位后行手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以引流为主。如阑尾显霹方便,也应切除阑尾,阑尾根部完整者施单纯结扎。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行U字缝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或伴存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禁忌证者。
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
并发症及其处理
1.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1)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的后果。在阑尾周围形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或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B超和CT扫描可协助定位。一经诊断即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或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由于炎症粘连较重,切开引流时应小心防止副损伤,尤其注章肠管损伤。中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有较好效果.可选择应用。阑尾脓肿非手术疗法治愈后其复发率很高。因此应在治愈后3个月左右择期手术切除阑尾,比急诊手术效果好。
(2)内、外瘘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此时脓液可经瘘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或者经外瘘置管造影可协助了解痿管走行,有助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3)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为肝肿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疸,寒颤、高热等。虽属少见,但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脓毒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有效。
2.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
(1)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预防,阑尾系膜结扎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切断的系膜缘要有一定距离,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旦发生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2)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胀痛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处理原则: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汁,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放置引流,定期换药。短期可治愈。
(3)粘连性肠梗阻:也是阑尾切除术后的较常见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早期手术,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病情重者须手术治疗。
(4)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时,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应行X线钡剂检查以明确诊断。也偶见术中未能切除病变阑尾.而将其遗留,术后炎症复发。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5)粪瘘:很少见。产生术后粪瘘的原因有多种,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其结扎线脱落;盲肠原为结核、癌症等;盲肠组织水肿脆弱术中缝合时裂伤。粪瘘发生时如已局限化,不至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类似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粪瘘可闭合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