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病原体为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mallei)。本菌几经易属,曾命名为鼻疽费氏杆菌(1918年)、鼻疽放线杆菌(1933年)、鼻疽不动杆菌(1964年)、鼻疽假单胞菌(1966年)等。1993年,国际上根据新发现本菌的生物学特性,将其列入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由于国内仍广泛使用鼻疽杆菌这一简称,所以本节也用此名。鼻疽杆菌为微弯棒状杆菌,大小不一,长为2~5μm,宽0.5~1.0μm,多孤立,有时可成对排列,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染色阴性。在脓汁中大部分游离于细胞外,有时在细胞内见到。本菌为需氧性,温度在37~38℃,pH6.8~7.0生长最适宜。在普通培养基上本菌生长不佳,但在1%~5%的甘油肉汤中发育良好,在马铃薯培养基上能产生一层淡黄色蜂蜜样菌苔,以后逐渐变为棕红色。本菌生长较缓慢,一般需48h。正常菌落为光滑型(S),变异后的菌落可出现粗糙型(R)、皱襞型(C)、矮小型(D)、黏液型(M)或伪膜型(P)等。鼻疽杆菌能产生两种抗原,即特异性多糖抗原和共同抗原(蛋白质成分),后者与类鼻疽杆菌在凝集试验和皮肤试验均有交叉。本菌不产生外毒素,其菌体内毒素的蛋白质部分即鼻疽菌素(mallein)能使感染动物产生变态反应,可作皮试抗原用于诊断。本菌抵抗力较强,在粪、尿中可生存4h,水中生存70天,灭菌的自来水中生存6个月。但在干燥环境中仅生存10~15天,日光直接照射24h或加热56℃15min均可死亡,煮沸立即死亡。在3%煤酚皂溶液、10%石灰乳、2%甲醛中1h即可杀死。
人鼻疽潜伏期差异较大,一般为数小时至3周,平均为4天,甚至延迟至10年之久。临床上可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1.急性鼻疽起病急骤,皮肤感染部位出现急性蜂窝织炎,局部肿胀,继则坏死及溃破,形成边缘不整、创底灰白的溃疡,并覆有灰黄色的渗出物。附近淋巴结肿大,延淋巴管出现多处肌肉及皮下结节性脓肿,脓肿溃破后排出红色或灰白色脓液,其口甚难愈合,可形成瘘管。如致病菌由上呼吸道侵入,可使鼻部出现蜂窝织炎,鼻腔、口腔黏膜溃疡及坏死,鼻中隔穿孔,腭和咽部亦有溃疡形成,常先排出血性分泌物,继而流出脓性分泌物。致病菌亦可侵犯下呼吸道,造成通常伴有全身违和、头痛、发冷及不规则发热、周身酸痛、食欲缺乏、呕吐、腹泻及脾肿大等。患者常极度衰竭,临床上酷似伤寒或播散性结核。后来由于面、颈、躯干及四肢均可出现脓肿,常因脓毒血症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
2.慢性鼻疽开始全身症状可不明显,仅有低热或长期不规则发热、出汗及四肢、关节酸痛。以后,间有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发作,皮肤或软组织出现脓肿,附近淋巴结肿大,有时脓肿溃破流出多量脓液,亦可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关节、骨髓、肝、脾、肺、眼和中枢神经系统均可累及。病情发展缓慢,时好时发,病程持续数月至数年以上。患者渐见赢瘦,呈恶病质状,常因逐渐衰竭或突然恶化而死亡,亦有自行痊愈的病例。
病人须隔离,分泌物、排泄物及换药的敷料纱布等均应彻底消毒。以往人类鼻疽多采用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般采用链霉素(1~1.5g)或庆大霉素(16万~24万U/d)与磺胺嘧啶(4~6g/d)或四环素类(2g/d)联合应用,直至症状消失。近来体外药敏试验表明,鼻疽杆菌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等均高度敏感,因此选用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也会有效。脓肿必须切开引流,但要小心谨慎,以免感染扩散,其他对症及支持疗法亦甚重要。
预后:鼻疽的急性型预后极差,若不治疗其病死率在90%以上。慢性或亚临床型其治愈率可达30%~50%。近年来应用有效抗生素或化学药物治疗后,病死率有明显下降。
预防:首先要消灭马类间鼻疽的流行,应用鼻疽菌素滴眼试验,可以鉴别出感染和未感染的马匹,即将鼻疽菌素滴人马眼结膜囊内,于滴眼后的第3,6,9,24h观察反应,如发生结膜炎,并分泌脓性眼眵者为阳性反应。已证明受感染的马类,不论其症状有无,都应立即处死,并深埋。对污染的马厩杂物应用含氯石灰等彻底消毒。曾与病畜接触的马匹,即使其眼试验阴性者,亦应隔离3周观察。对从事马匹工作的人,进行预防知识的教育,对患者应特别注意排泄物及污染物的消毒。对从事鼻疽杆菌检验的实验室工作者,必须注意无菌操作与消毒。对可疑受染者进行医学观察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