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小肠结肠炎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小肠结肠炎是因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在肠道大量繁殖引起的肠炎。严重者大便排出片状黏膜,曾称假膜性肠炎,本病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素而日益增多,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性疾病。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本菌属革兰阳性专性厌氧菌,能形成芽孢。在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在厌氧环境下生长迅速。采用血清凝集试验可将该菌分为Ⅰ、Ⅱ、Ⅲ和Ⅳ4个血清型。其中以Ⅰ型菌株毒力最强,从假膜性肠炎患者分离的菌株均为Ⅰ型:Ⅱ、Ⅳ型产毒素少,Ⅲ型不产生毒素。

约1/2~2/3的患者发生于抗菌药物治疗后4天内。按病情分轻、中、重型。
1.轻型每天稀便3~4次,黄绿色黏液便,大便可有脓细胞,隐血试验阳性,可伴发热和腹痛。肠镜检查见肠黏膜正常或轻度水肿,有典型米粒状隆起,擦之即脱落,露出溃疡。停用抗菌药物数天症状即缓解。
2.中型(典型)腹泻每天10余次,大便呈蛋花样,有假膜和血便,伴发热和腹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加,血清α1-球蛋白升高,血清钾、钠和白蛋白降低。
3.重型腹泻每天20余次,大便量多,奇臭,常有血便,假膜呈大片或管状。发热和毒血症表现较重,短期内出现低蛋白血症。常因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DIC、肠出血或肠穿孔而陷入危重状态,预后较差。
初步诊断后应立即停用抗菌药物,如病情需要则应该用很少诱发本病的抗菌药物。轻症病例停用抗菌药物后可自愈。病情较重,大便中有假膜者则宜用万古霉素,500~2000mg/d,分4次口服。甲硝唑适用于缺乏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治疗后的复发病例,用法:600~1200mg/d,分2~3次口服,疗程均为7~10天。
预后:轻症患者停用抗生素后数天症状缓解,重型有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预防: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和饮水被污染。冷藏食品应加热煮沸处理后才能食用。避免与病人和有病的动物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