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Reis-Bücklers 角膜营养不良

Reis-Bücklers 角膜营养不良(Reis-Bücklers’corneal dystrophy)首先由Reis 于1917 年报告,Bücklers 于1949 年更加详尽地描述了此病。该病是一种较严重的角膜前部营养不良。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本病为外显率很强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确切病因尚不详,多认为是Bowman 层原发性变性引起的结果。

本病发病早,2 岁以前即可发病。开始时每年发作2~4 次,发作时因角膜上皮糜烂而自觉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及充血,每次发作约历时数周后症状始缓解。10~20 岁发作频度逐渐减少,20 岁以后由于角膜上皮层已形成白斑,不再发生糜烂,但视力开始下降,角膜知觉亦减退。病程可长达数十年,视力进行性减退,至中年期双眼视力明显受损。
早期从裂隙灯下可见角膜上皮下中央部位相当于Bowman 层水平的角膜前层内,有微细的网眼状多个灰白色混浊,进行性增多,并有融合,使角膜表面不规则,混浊呈条形、地图形、环形、蜂窝状或鱼网状,且较前更加致密,从而影响视力。此时角膜知觉显著减退。本病无新生血管伸入角膜,在粗糙不平的角膜前表面上有时可见Hudson-Stahli 线。后期采用后照明法时,可见实质浅层有颗粒状或霜状、有折光性的混浊点。严重可蔓延及角膜周边部,并引起角膜基质层的弥漫性雾状混浊,但角膜基质深层和内皮层正常。
早期可针对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予以对症治疗,局部可应用高渗眼膏包眼,每晚睡前1 次,白天滴高渗眼水,3~4 次/d(如5%氯化钠),以改善角膜上皮水肿状态,同时可滴用消炎眼药水;也可加压包扎或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前者有利于角膜上皮修复,后者可保持眼部湿润,增加视力。病变重时,可行浅层角膜切除(上皮下纤维)。晚期为改善视力,可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或穿透角膜移植术,但术后病变仍可能复发。近年来也有报道以准分子激光行治疗性角膜切除术(PTK)治疗本病,结果示PTK 可以成功地改进视力,并且使周期性角膜上皮糜烂愈合。
预后:良好。
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