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脊柱畸形

脊柱畸形:人类脊柱在胚胎期发育较快,全部结构在数周内完成。脊柱形成后即有其形态和稳定性。全部发育过程分为四期。第一期称脊索期,于胚胎的第十五天形成,其残留部分终生存在,称为髓核;第二期称膜性期,第21天开始到三个月结束;第三期为软骨期,从5~6周到出生前;第四期为骨性期,从二个月到出生后完成一部分。胚胎发育到第14~21天时有板状细胞层将羊膜腔和卵黄囊分开。从此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外胚层形成神经板,其中部下陷成为神经沟,继之发育成神经管。脊索源于间叶细胞,位于神经管的深层,上自枕后下达尾椎。沿正中线围绕脊索形成42对体节。中胚层沿神经管形成原始的体节渐演变成""生骨节"",沿神经管和脊索发育,最后形成椎体。
椎体发育缺陷可分为:1.分节不良:单侧的分节不良称为骨桥,可导致脊柱侧弯,因骨桥限制了凹侧的生长发育。椎体前方分节不良可产生进行性驼背。后方分节不良可致脊柱前突。两节以上的分节不良称为""大块椎体"",该部脊柱活动受限,如颈部的K1ippel-Feil综合征。2.椎体形成不良:侧方形成半椎体的引起脊柱侧弯;后方半椎体可致脊柱后突。上述先天性椎体畸形多并发肋骨畸形。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先天性。

(一)脊柱侧凸
刀背样畸形、半椎体畸形。
(二)脊柱后凸
晨起后腰背部僵硬感、呼吸困难感及髋部疼痛,双侧髋关节压痛及活动受限。
(一)脊柱侧凸的治疗
1.轻型病例(Cobb角<20°)以纠正学习及工作姿势为主,辅以体疗。
2.Cobb角在20°~40°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支架矫形、石膏背心固定及体疗等。
3.Cobb角超过50°者以手术矫正为主,可酌情选用病变节段脊柱融合术及器械手术。半椎体畸形者应考虑切除半椎体后行脊柱融合术。矫正严重畸形时术中应注意脊髓监护。
4.Cobb角在40°~50°者可先采取非手术疗法,并密切观察,如非手术疗法无效或畸形发展较快,则行手术治疗。
(二)脊柱后凸的治疗
1.早期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病因治疗、矫正不良体位,支架保护、体疗、腰背肌锻炼及应用消炎止痛药物等。
2.对后凸畸形严重且原发病史已静止者,可行脊柱截骨及内固定术。
无特殊预防方式,尽量避免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