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交感性眼炎

一眼穿通性外伤或内眼手术后,在呈现慢性或亚急性非坏死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症的过程中,健眼继发同样的炎症者,称为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ophthalmia)。外伤眼称刺激眼(excitingeye),非外伤眼称交感(sympathizingeye)。交感性眼炎的发病率,占眼球穿孔伤的1.2%。
角巩膜缘或睫状体部巩膜的穿通伤,导致虹膜特别是睫状体组织破坏者;外伤处有虹膜、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等嵌顿,以致创口愈合不良者;眼球内有异物存留者,均易引起交感性眼炎。伤后如有化脓性感染,则极少发生。眼球穿透伤后与交感性眼炎发生的相隔时间,文献报道虽有短至7天、长达50年者,但皆属罕见。绝大多数在2周~1年发病,2~8周被视为最危险的阶段。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90%以上由穿通伤及内眼手术引起,少数见于眼内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坏死、角膜溃疡穿孔、睫状体冷凝或光凝等。

外伤后,伤眼的葡萄膜炎症持续或加重,或静止后又复发。经一潜伏期后,另侧即健眼也出现同样性质的炎症,要考虑交感性眼炎。
按照交感眼炎症的始发部位,大体上可分为眼球前段和后段2种临床表现。
1.眼球前段炎症炎症开始于前段者,表现为严重或比较严重的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睫状充血、睫状区触痛、羊脂状KP、Tyndall现象、虹膜纹理消失、瞳孔缩小等虹膜睫状体炎的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无效时,可发生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或膜闭,甚至在虹膜面及膜闭处出现新生血管。
2.眼球后段炎症炎症始于后段者,患者主诉视力显著下降,伴闪光感、小视或视物变形。眼前段无明显改变,或仅见少数灰白色KP、Tyndall现象弱阳性。玻璃体有程度不等的尘埃状灰白色混浊。眼底镜下常见两种不同改变,即交感性播散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和交感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1)交感性播散性脉络膜视网膜炎(sympatheticdisseminatedchoroidoretinitis):眼底赤道部附近有散在的圆形黄白色渗出斑点,大于玻璃疣,但不超过视网膜中央静脉一级分支管径的2倍,其表面及周围视网膜无明显异常。渗出斑点在2~3周可自行消失,新的斑点不断出现。消失过程中,边缘往往能见色素晕轮,中心可有色素小点。
在黄白色斑点处,FFA造影早期为弱荧光,随后荧光渗漏而呈强荧光斑,晚期荧光斑持续存在,提示组织着色。渗出斑点消失后病变处透见荧光,色素沉着处为荧光遮蔽。
(2)交感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sympatheticexudativechoroidoretinitis):最初黄斑中心反射消失,视网膜灰白色水肿、混浊或有放射状皱褶。继而水肿范围迅速扩大,边缘处可有黄白色大小不一的渗出病灶。视盘充血,视网膜血管尤其静脉充盈迂曲。短期内炎症进入高峰,视网膜全部水肿,失去固有透明性而成灰白色。眼底下方可见视网膜脱离,严重者呈半球状隆起,无裂孔,即渗出性脱离。随着炎症逐渐减退,视网膜下渗液逐渐吸收,脱离自行复位,遗留黄白线状瘢痕或不留任何痕迹。视网膜水肿消失后,黄斑有细小色素斑点,眼底其他部分可见散在的形态不同、大小不一的色素沉着及脱色斑,其位置相当于炎症高峰期的脉络膜渗出病灶处。重症病例,由于色素上皮层及脉络膜内色素被破坏,使整个眼底呈夕阳西下时的红色,称晚霞样眼底。FFA背景荧光期就能见到包括视盘周围在内的眼底后极部散在荧光渗漏点,迅速扩大增强,融合成大片强荧光。如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染料进入渗出液,整个脱离区呈强荧光。炎症消退后,FFA为斑块状透见荧光及色素堆积处的荧光遮蔽。
交感性眼炎不论其炎症始发于眼球前节或后节,最后势必互相波及,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实际上,一开始前后节同时发病者并非少有,只因前节炎症使眼底无法窥见。交感性眼炎患者中,部分病例在病程晚期出现毛发变白、脱发、皮肤脱色斑、耳鸣、耳聋等全身病变。
交感性眼炎一经确定,立即按葡萄膜炎处理。采用糖皮质激素全身及局部治疗,伤后不足2周发病者,应加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感染。
治疗开始,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如甲泼尼龙500mg或地塞米松1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点滴注射,1~2次/d;刺激眼与交感眼球后注射甲泼尼龙20mg或地塞米松2.5mg,每天或隔天1次,连续3~5次。同时内服环磷酰胺50mg,3次/d,或环孢素A10mg/(kg?d)。务使炎症在短期内获得控制。炎症控制后,停止以上措施,改用泼尼松(prednisone)30~40mg于每晨8时前顿服。以后视炎症消退情况递减渐停。按照常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内服氯化钾(300mg/d),低盐饮食。在应用环磷酰胺、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药时,当注意血象及肝、肾功能。无论眼前段有无炎症,扩瞳药及糖皮质激素类点眼药总是需要的。尤其是前段炎症严重者,就诊之初一定要保持瞳孔充分扩大,但在以后可改用弱扩瞳药,使虹膜有弛、缩余地。此外,吲哚美辛等抑制前列腺素E活性剂,维生素C、E等羟基清除剂亦可起辅助治疗作用。
预后:交感性眼炎的自然恢复是罕见的,如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规范,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复发性慢性葡萄膜炎。炎症每复发1次,对眼组织损害即加重1次,并且此种慢性炎症常导致并发症如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慢性黄斑囊样水肿等,从而影响患者的视力预后。在糖皮质激素应用之前,仅有45%的患者能够保留有用的视力。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药的合理应用,约75%的患者视力可达0.5以上,但最重要的是及时使用有效的免疫抑制药和给予规范的治疗方案,彻底控制炎症反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交感性眼炎的发生有很多诱发因素,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此病的发生率。目前采用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摘除受伤眼有关摘除受伤眼在预防交感性眼炎发生中的作用仍有很大争议。文献中的报道多是非随机的未对照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尚令人难以信服。目前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1)在受伤后2天内(48h)摘除受伤眼可能有预防作用(表4)。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虽然尚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但是它似乎是合理的。但也有人指出,眼球内容物剜除术似乎对此病无预防作用。
(2)在受伤后2周内摘除受伤眼可能对交感性眼炎有预防作用。
(3)交感性眼炎发生后2周内摘除受伤眼对交感眼的发生无预防作用,但可能对视力预后有帮助。
(4)在交感性眼炎发生后摘除受伤眼可能使交感眼的葡萄膜炎加重。
(5)在交感性眼炎发生后摘除受伤眼对交感眼的葡萄膜炎无任何影响。一般认为,对于眼球穿透伤后已无希望恢复视力和外观的眼球应立即摘除,对于那些受伤后葡萄膜炎反复发作,且视力下降为无光感者也应摘除受伤眼球,对仍有一定视力(包括光定位良好)的患者,不论是否有交感性眼炎的发生都应尽量保存眼球。目前的药物治疗通常可使患者的炎症得以完全控制,炎症控制后患者的视力通常可得到一定的恢复,或炎症控制后对并发症(如白内障等)进行手术治疗有望使视力得到一定的改善。
2.及时正确处理伤口眼球穿透伤后应及时清创缝合,虹膜睫状体的伤口嵌顿是诱发交感性眼炎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清创缝合时应注意避免眼内组织嵌顿于伤口。此外还应尽可能在显微镜下缝合伤口,避免过多的组织损伤。伤口污染和感染可能通过佐剂的作用诱发免疫反应,是交感性眼炎发生的一个诱发因素,因此清创缝合后应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伤后感染的机会和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3.尽可能避免在同一眼反复进行内眼手术由于反复的内眼手术(如多次进行视网膜复位术)可能导致交感性眼炎的发生。所以,对无恢复视力可能性或可能性很小的内眼手术应尽可能避免重复进行,确有必要进行此种手术时,应术前和术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可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