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结节骨骺是胫骨上端骨骺向前下方延伸的舌形突起。此骨骺为一牵伸骨骺,有髌韧带止于其上,使它承受经常的牵伸张力。胫骨结节骨骺约在11岁时出现胫骨骨突骨化中心,约16岁时,结节的骨化中心与胫骨上端骨骺的骨化中心融合。18岁时,胫骨结节与胫骨上端融合。在18岁以前,该结节与主骨之间有一层增殖的软骨联系。在软骨下方,新骨比较薄弱。强有力的股四头肌收缩可致本病。
以膝痛为主要表现,行走时明显。在做奔跑、跳跃运动使股四头肌收缩时,以及上楼、用力伸膝或跪地活动压迫骨骺时,疼痛加剧。疼痛明显时可导致跛行,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骨骺完全骨化后,疼痛可消失。检查可发现胫骨结节隆起、坚硬,在髌韧带附着处有增厚和肿胀,并有明显压痛。在股四头肌抗阻力伸膝时,疼痛或压痛明显加重。成年后,遗留1个无症状的隆凸,偶尔在髌韧带处有1个疼痛的小骨片,或形成高位髌骨。
1.保守治疗大部分患者仅需保守治疗或不需治疗。对早期疼痛较轻者,只需停止剧烈运动,症状即可消失。配合局部热敷、理疗有助于血运状况的改善,以减轻肿胀、疼痛。对疼痛剧烈者,可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也可用石膏托或石膏管型固定制动3~6周,症状通常可以消失。
2.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持续,并造成功能障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1)胫骨结节经皮钻孔术:局部麻醉下用克氏针经皮肤钻孔。第1次钻孔在胫骨结节外上方做向内下方向心性斜穿,直达髓内。第2次在1周后,于胫骨结节内上方向外下方斜穿。一般2次钻孔后疼痛即可消失。对特别顽固者则在第3周后再钻第3个部位。
(2)胫骨结节骨钉插入术(Boswonth手术):从髌韧带远侧1/3开始经胫骨结节向下延长做一约7cm长的正中纵形切口。在胫骨结节远侧纵形切开骨膜,并在其前方取长约3cm的火柴棒样骨钉2枚,基底略宽。于胫骨结节上钻2个孔,一个接近胫骨近侧骺板,但不与其接触,钻孔时略向上外侧偏斜;另一孔距骺板稍远,向上内侧偏斜。将骨钉分别打入所钻的孔中。切除骨孔外多余的部分,仔细止血后逐层缝合。踝上长腿石膏管型固定6周。术后2周可以带石膏下地扶拐练习行走。拆除石膏后逐渐加强膝关节功能锻炼。
(3)不连接的胫骨结节切除术(Ferciot-Thomson手术):以胫骨结节为中心,做一长约7cm的纵形切口。顺切口方向纵形切开髌韧带,并向两侧剥离,显露整个胫骨结节。彻底切除该处的骨性隆起,包括松动的骨皮质、骨松质、碎骨块、软骨。但不要损害髌韧带的止点。然后逐层缝合切口。术后管型石膏固定2~3周,然后开始功能锻炼。
3.手术治疗的评价以上3种手术方法中,胫骨结节经皮钻孔术和胫骨结节骨钉插入术,均是为了改善局部血运,自体骨骨钉移植又可同时促进骨骺早期闭合,术式简单且能减轻症状。但这两种手术术后仍存在不美观的突起,故Thomson和Ferciot建议通过在髌腱上做纵形切口,将不连接的胫骨结节切除,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且术后也不干扰胫骨生长。Thomson的41例和Ferciot的11例患者中,术后胫骨的纵向生长均未受到影响。Ogden和Roberts均报道了本病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各种并发症,如髌骨半脱位、髌骨上移、骨碎片与胫骨不连、引起膝反屈的骨骺前部早闭。为了防止膝反屈,Hogh和Lund建议待胫骨结节融合后再进行手术。少数成人患者术后有高位髌骨和膝反屈,都可做胫骨结节连同髌韧带下移术,并用螺钉做内固定。
预后:本病一般预后良好。Krause、Williams和Catterall共总结了50例69侧胫骨结节骨骺炎,发现尽管60%的患者下跪时有不适,但76%的患者认为自己无活动受限。临床上将本病分成不同的两组:
1.治疗前X线片上显示已有碎裂,随访时有胫骨结节异常或小骨分离。
2.治疗前有软组织肿胀而X线片上没有碎裂,随访时无症状。
Krause等认为,Osgood-Schlatter病的症状在部分患者中有可能自动消失,而那些症状持续者容易发生胫骨结节变形,这与早期X线片显示的骨骺碎裂有关。Lynch和Walsh报道了2例非手术治疗Osgood-Schlatter病致胫骨上端骨骺前部提前闭合的情况,提醒大家注意这种罕见的并发症。
预防: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