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传基因有易变的外显率,这与抑制基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大多在3~5岁内起病,也有迟至青春期发病者,男多于女,其特征是光晒5~30分钟后,局部有强烈烧灼感、针刺感和痒感,数小时后皮肤出现红斑和高度水肿,严重者有丘疹、水疱、紫癜和血疱,类似种痘样水疱病,风团少见,继而形成糜烂、黑色厚痂或奇特的线状结痂。随光晒久暂,皮损可持续数天至几周。常累及鼻、唇红缘和耳翼等处。反复发作可呈湿疹样或苔藓样变,消退后留有虫蛀状浅萎缩瘢痕,瘢痕处色素沉着或减退。口周有放射状萎缩性纹理,称假性皲裂。反复光晒部位如手背、关节骨突处皮纹加深,呈蜡样增厚。可有白甲、甲剥离或脱落。
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有畏寒、发热和恶心。当原卟啉形成过多,超越肝最大排泄阈时,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细胞损伤,表现肝大、黄疸、腹痛及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等症状。胆汁含大量原卟啉时,6%~12%伴发胆囊炎和胆石症。
用β-胡萝卜素治疗,血浆和红细胞内原卟啉虽无明显变化,但对日光耐受性增加,推测β-胡萝卜素有熄灭激发状态的氧和游离根作用,阻断光敏反应,或与卟啉有相同的最大吸收光谱,服药后β-胡萝卜素在角层内起屏蔽作用。一般口服75~200mg/d,除皮肤黄染外,无其它副作用。
非吸收性阳离子络合剂(考来烯胺)加维生素E治疗,初步证明有效。
有肝损害、胆囊炎和胆石症者,应作相应内、外科处理。
外涂3%二羟基丙酮和1.3%散沫花素霜,以减少紫外线的透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