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会阴下降综合征

会阴下降综合征(descending perineum syndrome,DPS)是一种盆底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肌肉变性、功能障碍,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会阴位置较低,或在用力排便时,会阴下降程度超过正常范围,而临床上表现为出口性便秘或粪便失禁。常作为直肠内套叠、直肠脱垂的伴随病变出现,近年来随着排粪造影的广泛应用,对会阴下降综合征的报道日益增多。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本综合征由Parks(1966)首先提出,他们在观察直肠脱垂时发现患者盆底肌系统的张力减退、肌肉萎缩,直肠前壁过度脱垂,从而影响直肠排空。多数学者同意会阴下降综合征是直肠内套叠或直肠脱垂的伴随病变。
Johansson 和Berman 认为会阴下降综合征与直肠内套叠是同一疾病,与肥胖、高龄、分娩、肛门手术或炎症后狭窄等有关。其中长期过度用力排便和分娩损伤阴部神经是主要原因。其发病过程可能为:直肠狭窄→过度用力排便→黏膜脱垂→直肠孤立性溃疡综合征和会阴下降综合征→直肠套叠。

由于本综合征常为直肠内脱垂或直肠脱垂的伴随病理变化,故本综合征可表现直肠内套叠、直肠脱垂的各种症状,有作者观察52 例中,主要症状有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排便困难,便次增多,会阴部疼痛,部分性失禁,部分患者有应用各种泻剂的病史,少数有黏液血便,排便或行走后肛门有肿物脱出等。体检:模拟排便可见会阴呈气球样膨出,肛管下降程度超过2cm,并有明显的肛管黏膜和痔外翻。伴直肠脱垂时可见直肠脱垂出肛门。肛管指诊肛管括约肌张力降低,嘱患者收缩肛管时力量明显降低,直肠前壁可能扪及孤立性溃疡,伴直肠前突时肛管上方前壁可扪及薄弱区。Henry 自制一种可测量用力排便时肛门外缘会阴平面与坐骨结节平面的距离的仪器,测量103 例对照者排便时会阴下降1.6cm,而20 名会阴下降综合征患者为3.2cm。
1.非手术治疗
(1)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避免每次排便时间过长,不超过10min 为宜;可适当应用纤维制剂帮助排便,从而避免进一步加重盆底肌损害。
(2)加强提肛锻炼:盆底肌的功能集中体现在肛门的收缩和舒张,这一运动由肛门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等通过复杂的机制协调完成。锻炼方法可采取胸膝位或其他体位,配合呼吸与肛提肌运动,吸气时盆底肌收缩,呼气时盆底肌放松,如此一呼一吸,一松一缩,20~30min/次,2~3 次/d,是减轻会阴下降,恢复盆底肌张力,改善症状的基本方法。
(3)积极治疗伴随病变:为减轻症状,避免盆底肌的进一步损伤,对伴随直肠内套叠或直肠脱垂的会阴下降综合征应积极治疗脱垂,打断会阴下降综合征、过度用力排便、脱垂间的恶性循环。首先采用注射治疗,加强提肛锻炼,55%(21/38)有效。
2.手术治疗 经注射治疗无效,或为肛管内直肠套叠者,可行手术纠正直肠内套叠。但由于会阴下降综合征伴随盆底肌功能障碍,即使行径腹直肠固定或悬吊术,术后仍然可能遗留部分症状。
由于会阴下降综合征均伴有某种程度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故临床医师应避免行扩肛治疗,以免加重括约肌损害,导致术后肛门失禁。
预后: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