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胡桃夹食管

胡桃夹食管(nutcrackeresophagus,NE)是非心源性胸痛(non-cardiacchestpain)中最常见的食管压力异常性疾患,中心位于食管下段的食管剧烈蠕动性收缩和(或)收缩时间延长,引起心绞痛样胸痛发作为特点。也称高压性食管蠕动(hypertensiveperistalsisofesophagus)、超挤压(supersqueezer)食管及高振幅蠕动食管(highamplitudeperistalticesophagus)等。1977年Brand等首先报道了在非心源性胸痛病人中,41%有高振幅食管蠕动收缩。1979年Benjami等首次使用“胡桃夹食管”一词来描述食管收缩压超过400mmHg的非心源性胸痛病人。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胡桃夹食管病因不明,多认为是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很可能是弥漫性食管痉挛的先兆。

胡桃夹食管以心绞痛样胸痛发作和吞咽困难为特征,其临床表现与弥漫性食管痉挛相似,疼痛强度、发作频率和部位因人而异。

1.胸痛是胡桃夹食管的主要临床症状。约90%的病人有胸痛症状,常与劳累有关。典型表现为胸痛慢性、复发性或间断发作,常位于胸骨后或剑突下,程度多较剧烈,呈绞榨样痛。酸性食物或抑郁、焦虑、情绪激动等精神或心理因素均可诱发胸痛。亦可伴有后背部放射痛。胸痛的性质类似心绞痛,但病人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多无异常发现。胸痛是由于食管蠕动性收缩的振幅增加和(或)收缩时间延长所致,发生率高于弥漫性食管痉挛或贲门失弛缓症。Stein等(1993)报道33例胡桃夹食管病人,胸痛发生率为22例(67%),非梗阻性吞咽困难10例(30%),胃灼热1例(3%)。

2.吞咽困难约见于70%的胡桃夹食管病人。吞咽困难常与胸痛发作有关,用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断药可使其缓解。

3.胃灼热与胃食管反流及食管黏膜敏感性增加有关。胃酸反流在症状产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治疗:目前对胡桃夹食管的治疗没有特异的方法。

1.内科治疗针对胸痛症状可采用药物治疗以降低高振幅的食管收缩,达到减缓胸痛和吞咽困难的目的。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长效亚硝酸盐、抗胆碱药物或钙离子通道阻断药(Nelson,1988),但无一种药物是持续有效的。此外,这些药物在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的同时也延缓了食管对酸的清除,因而加重了胃食管反流(Phaosawasdi,1981;A11en,1987)。抗分泌药也可能改善症状,Achen研究证明对有酸反流的病人进行抗酸治疗较使用平滑肌松弛剂更有效。有精神或心理因素病人可适当给予镇静剂或抗焦虑药,如地西泮(diazepam)、阿普唑伦(alprazolam)等。对胡桃夹食管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可能有效。有些临床研究证实,若医生向病人说明其胸痛同食管有关而非心脏所致,可以减少疼痛发作频率。

2.外科治疗Winters等(1984)报道扩张疗法对胡桃夹食管有一定疗效。外科手术仅限于经过长期正规治疗后临床症状不缓解的病人,术前要进行食管功能检查以证实为食管功能异常,并进行心理评估以除外心理因素。手术可采用食管肌层切开术,肌层切开范围包括食管下端括约肌,以达到食管无张力,收缩振幅和收缩时间明显下降的目的。为预防术后胃食管反流,常同时行抗反流手术。Tummala等(1985)报道食管长肌层切开(从主动脉弓水平向下切至下食管括约肌部位),并加较松弛的Belsey胃底折叠术治疗胡桃夹食管取得成功。
预后: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