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颅骨骨髓炎

颅骨骨髓炎在抗生素问世之前颇为多见,近年来已经明显减少。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颅骨骨髓炎的病因包括:在开放性损伤过程中颅骨直接被污染,而伤后清创又不够及时或在处理中不够恰当;头皮损伤合并伤口感染经导血管蔓延至颅骨,或头皮缺损使颅骨长期外露坏死而感染;开放性颅骨骨折,累及鼻旁窦,中耳腔和乳突。

急性期局部头皮呈红肿压痛等炎性反应,远处头皮可有水肿,邻近淋巴结肿大,并可伴有发热、倦怠、寒战等全身症状。外周血中自细胞可增高。如治疗不及时或炎症未能控制,感染可向颅内或颅外扩展,向外形成骨膜下脓肿;向颅内可形成硬膜外脓肿,脑膜炎或脑脓肿、感染性静脉窦栓塞等。颅骨感染迁延未愈可转成慢性骨髓炎,局部表现可有头皮下积脓或破溃成窦道,窦道有时闭合,有时破溃流脓,脓液中可杂有坏死的小骨块,当排脓不畅时,局部及全身症状增剧。
1.急性期 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已形成头皮下或骨膜脓肿则应早期拆除伤口缝线或切开引流,并注意伤口深处有无污物,同时将已失去活力和血供的游离感染之骨片取出。
2.慢性期 行手术清创,切除窦道,刮尽感染性肉芽组织,摘除死骨,咬除炎性骨质,直至正常颅骨为止,术中以抗生素溶液冲洗。缝合头皮伤口或大部缝合,皮下引流,术后抗生素治疗,直至伤口愈合。若合并硬膜下脓肿应同时引流处理。
3.手术方法 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施术,以病灶为中心或通过窦道做直线形或“S”形切口,将头皮自炎变的颅骨上翻开,清除感染性肉芽和死骨,在病变区钻骨行病骨切除,感染的颅骨由于板障血管已有血栓形成,一般均较少出血,其破坏区骨质多疏松易碎,而周边则厚实坚硬。所有病骨均应全部切除,直到露出正常颅骨板障时为止,硬脑膜外的炎性肉芽及脓液亦应搔刮干净,一般以显露正常硬脑膜0.5~1.0cm 为度,但切勿穿破硬脑膜。创面用含庆大霉素1500U/ml 的溶液彻底冲洗,然后全层间断缝合头皮,皮下置橡皮引流24h。遇有急性感染时,切口可松松缝合,并放置橡皮引流管,以备术后引流、给药及冲洗。
预后:经抗感染和手术治疗后,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