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咽鼓管较成人者短、平而宽,咽口位置较低,鼻咽部分泌物及细菌等微生物易经此侵入中耳;哺乳体位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2.机体抵抗力差,感染各种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的机会较多。
3.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常增生肥大,腺样体沟裂或扁杯酒戈矛体隐窝可隐藏细菌和病毒,容易引起中耳感染。
4.中耳局部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全,防御能力较差。
与成人比较,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1.全身症状较重,急性病容,倦怠,发热,体温达40℃以上,可发生惊厥。常伴消化道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由于2岁以内小儿的岩鳞缝尚未闭合,中耳粘膜与硬脑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管联系,故中耳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症可影响邻近硬脑膜,出现脑膜刺激征,但脑积液无典型化脓性改变,称假性脑膜炎。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并发症。
2.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不会陈述耳痛、耳鸣等局部症状,常表现为搔耳、摇头、哭闹不安。
3.婴幼儿鼓膜较厚,富有弹性,不易穿孔;即使中耳已蓄脓,鼓膜却无显著红肿等病变,尤其警惕。
4.新生儿仅有鼓窦,且其外壁甚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该处骨膜易水肿。2岁时乳突气房始发育,约6岁时气房有较广泛的延伸,继续发育直至成年。故2-3岁以内的小儿一般不发性急性化脓性乳突炎,而出现急性化脓性鼓窦炎。
1、全身治疗早期应用足量非耳毒性敏感抗生素,直至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彻底消退后仍应继续给药数日。病情严重患儿根据情况变化,必要时给予支持疗法如输血浆,少量输血等;有呕吐、腹泻者,应注意适当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2、鼓膜切开术小儿鼓膜较厚,不易穿孔。必要时,可考虑规模切开术,通畅引流,以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
3、单纯乳突切开术由于抗生素的应用,急性如图炎需行乳突切开者已大为减少。但经一般治疗后症状无好转,乳突气房已融溃蓄脓时,仍应及时行乳突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