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发育异常。胚胎早期4周时中肠与卵囊之间有一交通管,称卵黄管。正常发育情况下,卵黄管在胚胎第2个月终时自行闭锁,以后逐渐萎缩成纤维带,最后被吸收直到完全消失。卵黄管如退化不全,不闭合或消失,可形成许多畸形,如脐瘘、脐窦、脐茸、卵黄管囊肿等。如卵黄管脐端闭合消失,而回肠端未闭合。与回肠相通,形成盲囊,称回肠远端憩室。
多数终身无症状,婴儿期易发生并发症,而出现各种症状,表现为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或急性憩室炎。
1.肠梗阻在并发症中占50%~60%。原因较多,常见者为肠套叠,由于憩室内翻,套入回肠腔内,牵连肠壁而形成。多发生于憩室短而较宽者。其次为肠扭转,以固定在脐部的纤维索带与腹壁或脏器相连,小肠穿过其间,发生绞窄,或被压迫引起血运障碍,或因憩室炎引起粘连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剧烈腹绞痛,初限于脐周,有恶心、呕吐、脱水等现象,由于系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右下或全下腹部可能有压痛。
2.消化道出血大量便血,发病突然而又无腹痛,或多次复发均应考虑本病。大量便血可致休克,腹部体征少,脐右侧轻压痛。
3.急性憩室炎压痛点在麦氏点上方偏内侧,同时伴肠梗阻症状者应考虑本病。X线钡餐造影,偶可发现憩室,大多数不易显影。99Tc扫描可在右下腹显示放射性浓集区。诊断和定位正确率在80%以上,异位胃黏膜显像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为85%、95%以上。
出现并发症均应紧急手术,将憩室切除。并发肠梗阻者,去除梗阻原因。对便血病例,初次发作时可先保守治疗,止血及给支持疗法,3~4天以上不能止血,或出血量较大较急,或多次复发者,应考虑剖腹探查,寻找憩室。因其他原因做腹部手术时,如发现有憩室,尽量切除,以除后患。
预后:有并发症者预后差,且多见于婴幼儿,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病死率在10%~15%,近年已下降至1%~2%。
预防:目前尚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