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可能与解剖畸形或发育不全有关,如睾丸鞘膜囊过分宽大、精索过长或睾丸下降不全等。有时外力不明显,甚至在睡眠中也可以发病,可能系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提睾肌随睾丸阴茎勃起而强烈收缩所致。外阴部的外伤、剧烈运动甚至天气寒冷使提睾肌痉挛或体位突然改变等亦可引起睾丸过度活动,诱发睾丸扭转。
1.症状 突发性阴囊部剧烈疼痛,可向下腹部或股内侧放射,伴恶心、呕吐等症状。
2.检查 睾丸肿大上移,呈横位是本病特异性体征,触痛明显,精索呈麻绳状扭曲、缩短。托起阴囊或移动睾丸时疼痛不减或加剧即Prehn 征阳性。睾丸附睾均肿大、界限不清。透光试验阴性。
1.手法复位 诊断一经确定,未超过12h,可以立即试行手法复位予以矫正。手法复位可能解除扭转,恢复睾丸血供,以便以后实行选择性手术。复位时,先用1%利多卡因5~10ml 注射于外环处精索周围行阻滞麻醉,5min 后实施复位。可触及扭转处精索有结样改变,反方向复位成功后可立即消失。疼痛亦很快缓解。选择性的睾丸固定术可推迟至48h 内施行。
2.手术探查及睾丸固定术 如果手法复位失败,或怀疑睾丸坏死,或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不能排除,都应当立即行阴囊探查术。重要的是要防止为了行特殊检查而造成不适当的延迟,因为睾丸坏死与睾丸扭转时间有关。研究资料证明,病人在出现症状4h 内手术,可获得最好的结果,扭转持续8h 或更多,后期的睾丸萎缩的发生将明显增加,而扭转24h 后,挽救睾丸已失去意义。
由于在扭转程度和个体反应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所有拟诊为睾丸扭转的病人,不必顾虑其症状轻重,都应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探查应当采用阴囊切口,便于直视下观察睾丸;而不宜经腹股沟切口,通过外环拉扯肿胀的睾丸,这样会加重损伤。打开鞘膜腔,观察睾丸扭转的程度,以确定诊断。回转睾丸,并观察其能否恢复到正常色泽。如果睾丸活力存在疑问,应当用温盐水纱布覆盖。10 余分钟后观察睾丸情况,如仍不能恢复,则予切除。如活力恢复,应行睾丸固定术,采用不可吸收线将其固定于阴囊底部,并确认不会出现再次扭转。因已有报告用可吸收缝线固定后,睾丸扭转容易再次复发。
对所有睾丸扭转的病人,还应同时行对侧睾丸固定术。因为几乎所有这类病人都存在双侧的睾丸、阴囊解剖学方面的缺陷,以后还有发生对侧扭转的危险。在患侧手术时,仅将对侧睾丸缝几针在中隔上并不恰当。应行标准术式。用不可吸收线将睾丸的上、中、下3 处缝合于肉膜上,这样睾丸仍有充分的移动度而不至发生扭转。
3.睾丸切除术 什么样的睾丸应当切除?在过去,多数外科医师感到如果睾丸仍有存活的可能性,就应当保留,而仅切除已明显坏死的睾丸。近来的资料指出,缺少血供的睾丸可刺激产生抗精子抗体,并可危害健侧睾丸,故有学者建议仅仅保留扭转复位后明显恢复循环的睾丸。扭转12h 后手术,受损伤的睾丸多数后期发生萎缩,精子计数下降。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保留扭转超过12h以上的睾丸应慎重,应当下决心切除。如术中睾丸的存活尚难以确定,可以注射荧光素,在紫外线灯下观察睾丸。荧光素灌注到睾丸,睾丸多可存活,可给予保留。睾丸坏死切除者可同时或二期置入睾丸假体。
4.新生儿睾丸扭转的处理 在新生儿期,睾丸刚下降到阴囊,引带没有完全融合于阴囊壁,因此,睾丸和引带在新生儿阴囊内是可以自由旋转的。在这个年龄组里,整个睾丸、附睾和狭小的鞘膜囊可能一起沿着精索下面的纵轴旋转,形成睾丸鞘膜囊外扭转。而鞘膜囊内扭转是发生在青春期后的最常见的表现。临床上,发现刚出生的新生儿一侧阴囊增大,可触及硬块,透光试验阳性。没有明显触痛,触碰肿物时,新生儿并不显出难受。偶然会出现不安,不愿进食,诊断即可确立。虽然立即手术探查有一定价值,但多数睾丸在探查时发现都已坏疽,存活的机会为零。一般来说除非存在化脓性感染,出生时即发现的睾丸扭转不一定需要外科探查,因为这种睾丸多已坏死。而如果睾丸扭转是发生在出生后,及时手术还有可能挽救它。但是对此仍存有争议。已有一些小儿泌尿外科医师,对出生后48h 内确诊的睾丸扭转立即进行手术探查,如果睾丸已坏死,即行切除。并同时施行对侧睾丸固定术。近年的实验动物研究为睾丸的保留提供了依据,结果证明青春期前局部缺血的睾丸并不产生抗精子抗体,并发现Leydig 细胞比芽孢病菌更能对抗缺血的影响。因此有人认为,除非睾丸完全坏死,否则不必切除,以便它在青春期可能提供适当的内分泌功能。
5.青春期睾丸扭转的处理 青春期患者睾丸急性疼痛、肿胀,多是由于扭转引起,由于睾丸引带已融合在阴囊壁而鞘膜闭合处也比较高,多形成鞘膜囊内扭转。阴囊内疼痛突然发生,随后阴囊很快发生水肿。诊断一旦做出,应当立即施行阴囊探查术,同时行对侧睾丸固定术。如果扭转可以手法复位,睾丸固定术仍应施行,因为扭转复发和睾丸坏死可发生在病人尚未出院前。
6.睾丸附件扭转的处理 最常见的附件扭转是睾丸附件,这多是Müller’s ducts 苗勒管的残余。临床表现与真正的睾丸扭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程度稍轻。多发生于青春前期。发病初期,也是阴囊内疼痛,如果还没有出现阴囊肿胀,可能在阴囊皮肤上看到特征性的蓝点征。有可能触到扭转的附件,像1 个3~5mm柔软的小肿物在睾丸的上极附近,而睾丸本身没有触痛。一旦发生阴囊水肿,附件的触诊即不可能。偶尔行外环口处精索阻滞麻醉,能允许行更加准确的检查。睾丸附件扭转的本身危害并不大,如果诊断确立,可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如果切除扭转的坏死组织,可以消除病人疼痛,手术仍有价值。
7.复发性睾丸疼痛的处理 睾丸疼痛复发的病人应当行双侧睾丸固定术。如不处理,很多病人可能发展为睾丸扭转以致睾丸丧失。1/3 的睾丸扭转病人既往曾有经常性的睾丸疼痛。
预后:如果病人能在4~8h 内手术,并且行对侧睾丸固定术。睾丸扭转的预后良好。随着对此病变警惕性的提高和紧急处置意识的增强,睾丸救治率在过去10余年中已有极大地提高。已有报道成功的救治率在81%以上,只是这种成功率是源于术中部分外科医师的主观判断。要评估真实的救治率,还需术后的长期随访。
目前的随访研究结果并不令人乐观。有统计,扭转复位手术后2 年,发生睾丸萎缩者达2/3,其萎缩的程度与扭转持续的时间相关。对80%~94%的单侧睾丸扭转的病人进行生精功能的评估,精液分析结果发现,其精液量,精子计数,活力,成活率方面都显示异常。这表明对侧睾丸也存在功能异常。而在已经切除扭转损伤睾丸的病人中,对侧睾丸活组织检查和精液分析,多数显示在正常范围。这提示保留了缺血损害的睾丸,可能会对健侧睾丸的生精功能造成损害。有作者认为,睾丸扭转时,某种蛋白质可能释放入循环系统,导致抗睾丸抗体产生,这种抗体可能损害健侧睾丸。这种睾丸的自体免疫理论仍是假说,还需要更加精细的免疫反应试验来验证。也有学者认为睾丸功能不良,可能在扭转发生之前就已存在,而组织学的变化可能显示的是睾丸原有的异常。
因此,在出现更加有效和更加实用的方法来预防缺血性睾丸自体免疫之前,最好的办法可能还是切除损害的睾丸。
预防:无相关临床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