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骨囊肿

骨囊肿是一种囊肿样的局限性骨的瘤样病损,并非真正的囊肿。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或发于长骨干骺端,依次为肱骨上段,股骨上段、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囊肿腔内含有浆液或血清样液体,骨囊肿在骨生长过程中,病损可逐渐移向骨干。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病因不明

多数无明显症状,有时局部有隐痛或肢体局部肿胀,绝大多数病人在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来就诊。 X线表现 干骺端有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的透亮区,骨皮质也不同程度的膨胀变薄,以囊肿中心处皮质最薄。
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骨囊肿可以自愈,特别在骨折后,囊肿可被新骨填塞。近年来有学者用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注入囊腔取得良好效果。注射剂量按病人的年龄和囊腔大小而定,年轻病人的囊肿可注入80―200mg,每2个月可重复注射1次,最多可注射7次,一般2―3次即可,注射后,多数可恢复正常骨结构,其机制尚不清楚,很可能是由于微结晶破坏囊壁的结缔组织内衬,形成了继发性成骨性修复。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可行刮除植骨术,刮除应彻底,防止复发,病理性骨折可按骨折治疗原则处理。
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