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是由于许多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在引起炎症或感染过程中,能使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或失血,由此产生的贫血称感染性贫血。这种贫血临床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感染后迅速发生,常以急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主,另一类是在慢性感染或炎症时逐渐发生,表现为慢性病贫血。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细菌、病毒原虫、各种急慢性感染。

1.急性感染合并的贫血其症状和体征与一般贫血症状类似 但溶血与失血常是突然发作,溶血发作有时呈暴发型,由于大量的红细胞在血管内溶血,患者贫血可非常严重,常有明显的腰痛及肢体酸痛、头痛、胸闷、憋气、寒战、高热、明显血红蛋白尿,体检可发现明显黄疸,脾脏可肿大。
2.慢性感染合并的贫血其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掩盖 贫血本身并无特殊症状,其症状轻重与贫血程度相关。常有疲乏、心悸、气短、纳差、面色苍白等。此外,感染本身可引起发热、恶寒、肝脾肿大等。
1.祛除病原微生物 治疗原发感染性疾病。原发病治愈后,贫血自然逐渐纠正。
2.贫血的治疗 轻度贫血不需治疗,贫血严重者可对症输血,减轻贫血症状。红细胞生成素对感染贫血有效,但使用剂量较大,常需1 万U/d,但用后可使血清铁进一步下降,注意补充铁。铁剂应用对感染性贫血无效,长期应用铁剂,可使铁贮存量增加,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预后:感染性贫血预后取决于原发病,如原发病治愈,贫血常能自行纠正,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