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亦称杆菌性血管瘤病或上皮样血管瘤病。1983年由Stoler等首先报道。他们从一艾滋病病人身上发现一种不同于Kaposi肉瘤的多发性皮肤血管增生性疾病,并在皮损中发现有小杆菌存在,认为是一种引起皮肤和内脏小血管增生的新的感染性疾病。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本病的皮损组织切片以Warthin-Starry染色和电镜观察,发现有与猫抓病类似的小杆菌,大小约为0.5μm×l.5μm,杆菌分布成群或成束。目前虽有报道细菌培养已获成功,但这种小杆菌到底属于哪一类细菌尚未明确。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与新近发现的猫抓病杆菌相关,甚至就是猫抓病杆菌,只是在患者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肉芽肿性损害,而当有免疫缺陷的情况下(如HIV感染),则表现为血管增生性损害。还有资料证明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为一种立克次体或立克次体样微生物,它与杆菌状巴尔通氏体和五日热立克次体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多数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由节肢动物传播,因此推测本病的传播媒介为节肢动物,许多患者有接触猫史,故跳蚤可能是传播媒介。也可能是病原体从土壤通过猫传播至人,由猫抓而接种。

本病多数发生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过程中,但也可发生于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器官移植者,极少发生于正常人。90%病例为男性,可能与男性感染HIV者较多相关。20%病例近期有猫抓史。皮肤损害最常见,亦可累及肝、脾、肺、支气管粘膜、胸膜、胃肠道粘膜、骨髓、口腔粘膜、结膜等器官。
皮肤损害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可分真皮型和皮下型。真皮型损害开始为红色或暗红色针尖大小丘疹,后逐渐增大成半球形、尖顶形或有蒂的结节,呈橡皮样硬度。晚期可表现为溃疡及浆液性渗出。数目可单个、多个乃至成百上千。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呈对称或带状疱疹样分布。面部或手部的单个皮损可类似于化脓性肉芽肿。消退后,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和硬结,体积较大的损害愈后可出现皮肤萎缩。一般无自觉症状。皮下型为直径数厘米的斑块,常类似蜂窝织炎。常见皮损下方的骨受累,且可先于皮损,骨损害主要发生于肢体远端,常伴疼痛。X线摄片可发现或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损害,或为边缘不清伴有明显皮质破坏,弥漫性皮损常伴有骨膜反应。
播散性多脏器感染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等,个别病例可发生败血症样综合征、菌血症等。肝脏受累表现为紫癜性肝炎,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肝肿大、血清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等症状。肝活检可见肝内有许多充满血液的囊肿,损害内为粘液样基质及成团的颗粒状紫色物质,Warthin-Starry染色及电镜观察证实颗粒状物质为细菌,与皮损中细菌为同一种菌。
多数病例以红霉素治疗有效,每次0.5g,每日4次,疗程至少持续4周。此外,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抗结核药物也有疗效。个别皮损可配合手术切除。
本病预后较好,一些患者的皮损可自行消退,但当伴系统损害时,死亡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