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见于从低等动物到人类的整个动物界,在个体生存的种族保存中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攻击行为具有神奇性,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安全,全球每年因暴力而丧命的人数达200万,而且每年因暴力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攻击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和精神病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攻击行为的概念目的尚未统一,包含折广义和侠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攻击行为包括对人(他人和自身)、队伍和物体的伤害行为,而侠义的攻击行为则仅指对自身以外的伤害行为。
人类的攻击行为,由于攻击行为的概念和定义不同,所报道的攻击行为发生率差别很大,从20%到70%不等,目前尚无公认的流行病学资料。国内谐谢振安(1997)曾对4所大学进行过攻击行为调查,结果发现有54.7们的学生曾有过言语、打架斗殴、破坏他人或集体财务、自伤性攻击行为,其中有4.2%的学生因攻击行为受到过学校处分。Swanson等(1990)曾对美国5个地区的17803人进行了攻击行为调查,结果发现:有18%的人以往曾有过使用无期、殴打别人或饮酒时发生斗殴等攻击行为,1年内有过攻击行为的为3.5%;攻击者比一般人群有更高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其中有近50%的攻击者可以建立DSM系统轴I的诊断,近期发生攻击的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