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肠结核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外科所见的肠结核多为因病变引起肠狭窄、炎性肿块和肠穿孔而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肠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好发部位为回肠末端和回盲部。由于结核杆菌毒力、数量和人体对其免疫反应程度的不同,在病理形态上可表现为溃疡型和增生型两类,也可以两种病变并存。

注意发热规律,有无盗汗、乏力、消瘦、腹痛、腹泻、腹胀、尿少等。注意营养状况,有无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呈揉面感、移动性浊音及腹部包块。
肠结核主要采用内科抗结核治疗和支持疗法。对于有空洞或开放性肺结核者,需经彻底治疗,待排菌停止,才能使肠道不再继续受到感染。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为:并发肠梗阻;急性肠穿孔;慢性肠穿孔形成局限性脓肿或肠外瘘;不能控制的肠道大出血。 除急诊情况外,手术前原则上应先进行一段抗结核治疗和支持疗法,特别是有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的病人,需经治疗并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外科治疗。
一般手术治疗的原则是:
1.小肠结核应切除病变肠段作端端肠吻合术:如为多发性病变,可作分段切除吻合,但应避免作广泛切除,以保留足够长度的小肠。
2.回盲部结核应作右半结肠切除及回肠结肠端端吻合术。如病变固定切除有困难.可在病变肠段的近侧切断回肠,将远断端缝闭合,近断端与横结肠作端侧吻合,以解除梗阻.待以后二期手术切除病变肠袢。但应避免施行单纯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的短路手术,因为这时部分肠内容物仍可通过.使病变不能完全处于静息状态,而且梗阻症状也不能完全解除。
3.急性肠穿孔时应急诊剖腹,并根据病人全身和局部情况,进行病变肠切除术或腹腔引流术。慢性肠穿孔形成的局限性脓肿,其周围多有紧密粘连,宜行脓腔切开引流,待病情好转.形成瘘管后再进一步处理。
4.肠外瘘要根据病变部位,按一般治疗肠瘘的原则,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状况,更换敷料保护瘘口周围皮肤,最后多需切除病变肠段才能治愈。
在肠结核手术治疗中,对病变周围粘连紧密、包裹成团的肠管,如果没有梗阻存在,不要进行广泛分离,以免损伤肠壁造成更严重的粘连、梗阻甚至肠瘘。另外,术后都要继续行抗结核及全身支持治疗。
预防结合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