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肱骨内髁骨折

较少见,好发于儿童,成人也偶有发生。损伤范围包括内上髁及滑车的大部分。损伤机制、损伤类型及治疗方法与肱骨外髁骨折极相似,两者形成相互对称的“影像”损伤。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大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肘关节剧烈疼痛,肿胀,伸屈受限。肘关节呈半屈状。肘部压痛,但以肘内翻压痛最明显。有时体检时可触及骨折块活动的摩擦感。
分型:
Ⅰ度:骨折无移位,骨折线从内上髁上方斜向外下方达滑车关节面。
Ⅱ度:骨折方向与Ⅰ度骨折相似,但无骨折块的旋转。
Ⅲ度:骨折块有明显旋转移位。多为冠状面上的旋转,有时可达180°,致使骨折面完全对向内侧。也可在矢状面上旋转,致使骨折面向后,而滑车骨折面向前。有时尺骨可随骨折块向内移位,导致肘关节半脱位。
无移位的Ⅰ型骨折采用长臂石膏托将肘关节固定于屈曲90°前臂旋前位4~5 周,拆除石膏托进行功能锻炼。期间每周照片一次复查。骨折如有移位应采取相应措施。
1.闭合复位外固定术 Ⅱ、Ⅲ型骨折应闭合复位,采用局麻或臂丛麻醉,助手将伤肢置屈肘90°、前臂旋前位。术者一手的大鱼际肌抵住肘关节外侧,另一只手用拇指按压移位骨片复位。复位后再用鱼际肌抵住肘内侧,相当肱骨内髁部,并向桡侧上方加压保持复位,用长臂石膏托或超关节小夹板压垫固定,4~5周后拆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
2.经皮撬拔复位固定 闭合复位失败,在X 光机电视荧屏监视下,用一枚克氏针从骨片的内上方经皮插入,针尖抵住骨片,纠正旋转移位及侧方移位并推骨片向外方直至解剖复位。再选一枚克氏针向内髁的内下方经皮穿入将内髁固定于骨折近端上,将针尾折弯剪断埋入皮下或留于皮外,用石膏外固定,4~5 周后拔除钢针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此法失败者立即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3.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用于上述治疗失败或再移位的患者,手术取肘内侧切口,注意保护尺神经,清除骨折处血肿或肉芽组织,确定骨折移位方向后,将骨折块复位,若因屈肌牵拉难以复位时,可将附着骨片上的软组织作适当剥离但必须保留肌腱附着处,以免骨块游离发生骨块缺血性坏死。骨折复位后,可用两枚细克氏针或松质骨螺丝钉做内固定,也可用丝线经骨洞将骨折块固定。术后用石膏固定,4~5 周后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
陈旧性骨折,复位将是十分困难的操作,由于肱骨下端髁间窝的骨皮质很薄,很难确定其原骨折断面的方向,因此手术处理应视其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程度大小,明显障碍者通常可通过肘关节松解术处理。伴明显肘内翻畸形者,可做肱骨髁上截骨术。
预后:预后尚好。
预防: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