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股动脉瘤

股动脉瘤(femoral aneurysm)的发生率在国内占周围动脉瘤的半数以上,居首位。有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2 种类型,前者多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常合并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瘤。后者常见于创伤和感染之后。临床上可因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或血栓脱落栓塞远端动脉造成远端肢体的急性缺血,常可致截肢,因此积极手术治疗十分重要。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1.创伤 股部的刀刺伤或枪弹伤可造成血管壁破裂或完全离断,先在周围软组织中形成局限性、搏动性血肿,以后逐渐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包围,血块液化、吸收后形成假性动脉瘤;股部钝挫伤、挤压伤等间接创伤可使动脉中膜受损、弹力纤维断裂,管壁局部薄弱,在压力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动脉瘤,外伤性股动脉瘤患者年龄较轻,在20~40 岁之间,均为假性动脉瘤。
2.动脉粥样硬化 是欧美国家最为常见病因,患者年龄多在50 岁以上,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壁内膜增厚,滋养血管受压发生管壁营养障碍、弹力纤维层断裂、钙化等使部分管壁退行性变、薄弱而膨出形成动脉瘤,一般为真性动脉瘤。
3.感染 可通过血流途径如败血症、呼吸道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或血管周围局部化脓性感染的直接波及等内源性感染途径和开放性创伤、医源性感染等外源性途径使滋养血管或血管壁产生小脓肿,造成动脉中膜薄弱而成瘤,感染性动脉瘤容易破裂,近年来,创伤逐渐成为感染性股动脉瘤的主要原因。
4.医源性因素 随着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动脉插管损伤形成假性股动脉瘤的报道逐渐增加,此外血管重建手术的增多,因吻合口局部血肿、感染或吻合技术不精等原因引起吻合口局部或全部的薄弱、断裂而逐渐形成吻合口假性动脉瘤亦有增多趋势。
5.其他原因 如动脉中膜退行性变性、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如Marfan 综合征等)亦可引起的股动脉瘤,但较为少见。

大腿内侧部进行性增大的搏动性肿物为本病最常见症状,一般无痛或有轻度胀痛或跳痛,感染性动脉瘤可有持续性疼痛。瘤体压迫股神经可有麻木、放射性疼痛;压迫股静脉可有下肢浅静脉曲张、踝关节肿胀,严重时关节活动受限。血栓形成或远端栓塞时,肢体可有缺血症状,表现为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疼痛。感染性股动脉瘤患者可同时有全身感染表现:发热、躯体不适感、体重下降、血白细胞升高、血液培养出需氧或厌氧性细菌、血沉加快。
查体可在大腿内侧可扪及膨胀性、搏动性肿物,与心脏搏动一致;感染性动脉瘤可有压痛、皮温高和局部红斑;先兆破裂的感染性股动脉瘤可有皮肤坏死。扪诊时可有震颤,听诊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压迫动脉瘤近心端动脉时,瘤体可缩小,震颤、杂音及搏动音可减弱,如瘤体较小,且动脉瘤内有血栓形成,则不易扪到搏动性肿块。瘤腔内大量血栓形成阻塞血管或血栓脱落栓塞远端动脉时,可产生远端肢体缺血,表现为皮温降低、皮肤苍白、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趾端出现溃疡及坏死、压迫股静脉时,下肢可肿胀、下肢浅静脉曲张,严重时关节活动受限。
由于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或脱落血栓远端栓塞可造成严重的缺血性并发症,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因此,主张积极手术治疗。无论瘤体大小,只要无手术禁忌证,均应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
(1)全面评价并调整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
(2)术前进行精细的动脉造影以了解瘤体大小、流入道和流出道的通畅情况和其他部位有否动脉瘤。
(3)对感染性动脉瘤,术前需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非感染性动脉瘤术前可常规使用抗生素1~2 天。
(4)术前会阴部及大腿备皮,进行严格的皮肤消毒准备。
2.手术方法
(1)术式选择:
①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术:适用于瘤体不大与周围结构粘连不重,切除后可行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血管移植首选自体大隐静脉,人工血管常选用聚四氟乙烯(PTFE)血管。
②动脉瘤旷置、血管重建术:适于瘤体较大与周围粘连严重的患者,剖开瘤体去除血栓,于瘤腔内移植血管或行旁路转流术,并用瘤壁包裹移植血管。
③囊状动脉瘤切除、动脉缺损处补片修补。
④感染性动脉瘤切除,非解剖途径的血管重建术:如经闭孔途径的主-
预后:股动脉瘤经手术治疗后,近期与远期疗效均良好,有报道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后5 年通畅率约为83%。少数患者因术前即有长段动脉栓塞,术后仍有肢体慢性缺血现象。
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