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是Gram阴性的杆菌状巴尔通氏体,可在发疹前期病人的血中和疣肿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找到。传播的媒介为野口白蛉和疣肿白蛉。人为惟一的自然宿主。
潜伏期3周左右。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两型:
(1)秘鲁疣
为本病的轻型。在低热、乏力等轻微的前驱症状之后,突然发生粟粒性和结节性两种特殊的皮肤损害,它们分布往往对称,数目或多或少,早期即可侵犯粘膜。粟粒性损害由针头到豆子大,呈樱红色,往往有蒂,主要发生于面部及四肢伸侧,多呈散在性,经4~6月后皮损消退而不留痕迹。结节性损害呈卵圆形,逐渐向皮肤表面生长,直径可达1~2cm,对称分布于肘、膝部的皮下组织内,结节破溃后可形成溃疡,易引起出血,病程较粟粒性损害更为慢性。
(2)奥罗亚热
为本病的重型。突然发病,有高热、进展迅速的溶血性贫血、肌肉疼痛和衰弱。多数病人终于死亡,少数在发热贫血阶段痊愈的病人,1~2个月以后可发生多发性樱红色坚硬的疣状损害。
在流行地区,应积极预防被白蛉叮咬。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都是有效的药物。疣块性损害需行放射治疗。皮质类固醇似能抑制疣块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