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肺念珠菌病

肺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属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支气管、肺部感染。在肺部真菌感染中较为常见,多为院内感染。据报道,念珠菌感染占真菌感染的79%,尤其在重症监护室、灼伤和肿瘤科发病率较高。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迄今为止,已发现有270余种念珠菌,其中引起人类致病的念珠菌主要有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热带念珠菌(C.tropical)、假热带念珠菌(C.pseudotropicalis)、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sis)、克柔念珠菌(C.kruseii)、星形念珠菌(C.stellatoidea)、光滑念珠菌(C.glabrata)、高里念珠菌(C.guilliermondii),均为条件致病菌,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毒力最强,也最常见。念珠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为椭圆形芽生细胞,在特殊培养基上形成菌丝。菌种的鉴别需依靠生化试验。念珠菌的致病力与菌体形态和黏附能力有关,酵母型一般不致病,菌丝型有致病性。黏附力强的念珠菌致病力亦强。某些念珠菌能分泌毒素和水解酶,破坏组织。正常人皮肤、口腔、胃肠道等均有念珠菌寄生,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人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寄殖于口腔、上呼吸道的念珠菌可侵入呼吸道引起内源性感染。饮食不洁,院内交叉感染可致外源性感染。留置导管、黏膜溃疡等破坏黏膜完整性,也可使念珠菌侵入体内。肺可为原发性感染,也可为血源播散性念珠菌的一部分。

1.气管炎型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有咳嗽,痰为白色黏液或乳白色,偶带血丝,胸部X线显示两下肺纹理增粗。
2.支气管肺炎型起病较急,可有畏寒、发热,咳嗽较剧,痰呈白色黏稠胶冻状,有时带血丝或为脓性痰。
3.肺炎型除上述症状外,血源性肺炎可伴有皮肤损害、心肌炎、念珠菌菌血症,休克。慢性病例表现为弥漫性纤维化和肺气肿。
在治疗原发病,增强免疫力,去除易患因素后,轻症病人可自然好转;有免疫抑制者可给两性霉素B5~10mg加入蒸馏水10ml雾化吸入,每天2~3次;或口服酮康唑0.2~0.4/d。病情较重者用氟康唑200mg/d,静脉滴注,疗程2~4周或视病情而定。对合并菌血症、疑有血源播散,首选两性霉素B每天0.4mg/kg,静脉滴注,总量1~1.5g。病情凶险或有休克宜尽快加大剂量,以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并合用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每天50~100mg/kg,以提高疗效,减缓耐药产生。氟康唑、依曲康唑也有满意疗效,常用于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或治疗失败者。近来主张对长期粒细胞低下或骨髓抑制患者应用氟康唑400mg/d或两性霉素B0.5mg/kg,2次/周,可有效预防播散性念珠菌病。
预后:目前尚无资料。
预防:主要措施:
1.勿滥用广谱抗生素。
2.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者,应定期查粪、尿、痰等,并仔细作体格检查.必要时定期作胸部X线检查。
3.对必须长期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者,可间歇预防性地给予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
4.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应洗手,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