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是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stercoralis)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主要感染人体,亦可寄生于猫、狗等动物。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包括我国)均有本病的分布。据WHO估计,全球七十多个国家有粪类圆线虫感染的报道,受感染的人数超过5000万人。多数为慢性无症状感染,弥漫性(侵及肠道外各脏器)重型病例则常危及生命。
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是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stercoralis)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主要感染人体,亦可寄生于猫、狗等动物。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包括我国)均有本病的分布。据WHO估计,全球七十多个国家有粪类圆线虫感染的报道,受感染的人数超过5000万人。多数为慢性无症状感染,弥漫性(侵及肠道外各脏器)重型病例则常危及生命。
粪类圆线虫最早是Normand(1876)从越南一名患慢性腹泻的法国士兵粪便中检出,曾命名为Anguillulastercoralis。经许多学者悉心研究,已明确了粪类圆线虫的形态、生态及致病性。
1.形态粪类圆线虫营两个生活期,寄生期(parasiticstage)和自生期(auto-livingstage)。寄生期只有雌虫,行孤雌生殖,自生期则有雌有雄。寄生期雌虫(parasiticfemale)长2.2~2.5mm,宽0.03~0.05mm,有漏斗状口腔,圆筒形长食管(占体长的1/3~2/5)。尾端尖锐,肛门位于其前腹面。阴门在中后1/3体长处之腹面。体内有卵巢、输卵管、子宫与阴道及阴门相连。虫卵壳薄而透明,产出后70μm×43μm,可迅速发育为幼虫而孵化(5~6h),除腹泻严重或服泻药者外,通常不易在粪便中找到虫卵。自生期的雌雄成虫均较寄生期的雌虫为小。食管亦短,呈双球状。雄虫(auto-livingmale)0.7mm×(0.035~0.05)mm,有棕色交合刺两个,引带相连。雌虫1.0mm×0.05mm,尾尖,阴门开口于体中部,虫卵与寄生期者相似。
2.生活史寄生期雌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尤其十二指肠),亦偶可见于大肠、胆管、胰管、肺、泌尿道、食管等处。在黏膜深处产卵,迅速孵化为杆状蚴而至肠腔,该蚴在肠腔内发育,增大变长,随粪排出,在土壤中发育,蜕皮(molt)变成具感染性的丝状蚴。丝状蚴在适当的机会侵入人体皮肤或黏膜,进入血流至肺。经气管、咽部、食管、胃而进入肠道。在黏膜内发育为雌虫(人体内周期约l7天)。有的杆状蚴在排出人体之前即蜕皮成为丝状蚴,直接侵入肠黏膜或肛门皮肤而引起自身感染。若寄生期的杆状蚴到达体外,不发育为丝状蚴而发育为自生期的雌虫与雄虫,则参与自生期的生活环。自生期的雌雄成虫交配产卵,孵化为杆状蚴,再蜕皮变为成虫??周而复始营自生生活。在条件不利时,自可变为丝状蚴而感染人体,进入寄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