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恶性黑素瘤

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多发生于皮肤,占皮肤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占6.8%~20%)。国外统计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在因患癌症死亡的病例中,恶黑约占1%。其发病率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最高,每年10万人口中,女性新发病例为42.9,而男性为55.8。我国上海1963年统计发病率为0.07/10万人口,死亡率男女分别为0.52/10万人口及0.39/10万人口。美国过去40年恶黑发病率增加3倍。1994年约有32000人发病,6900人死于恶黑。预计2000年75个美国人中将有1人发生恶黑。近十多年来全世界恶黑发病仍不断增加,例如澳大利亚1980~1987年已达60/10万,几乎是其1960~1980年发病率的一倍。我国尚无确切统计,最近刘季和等在19届世界皮肤病大会上报告,我国1950~1995年文献统计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的资料,皮肤恶黑总数达808例。实际上很多病例并未报告,因此远不止此数。本病如能早期(原位病变阶段)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挽救生命,晚期治疗常不易控制病情发展,故值得重视。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恶黑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下列几种因素值得注意和进一步探讨:
(1)种族与遗传
美国白种人皮肤恶黑的发病率比黑人高。日本人的恶黑低于白种人。而澳大利亚人,尤其来自英国的凯尔特族的恶黑发病率最高,因此与种族有关。同时部分恶黑也有家族发病史,有人估计恶黑中有家族史者约占3%,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创伤与刺激
不少报告提到创伤与刺激可使良性色素性皮肤病恶变,有人统计约有10%~60%的恶黑患者恶变前有创伤史。非洲斑图(Bantu)人中赤脚者发病率较穿鞋者要高两倍。乌干达人的恶黑发病部位以足为常见,我国也有类似情况,这些都可能与经常外伤刺激有关。
(3)病毒
以往在田鼠恶黑中发现病毒样颗粒,近年来在人的恶黑中也有发现,对其病因方面所起的作用,尚无定论。
(4)日光 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5)免疫 恶黑可出现自然消退现象,使人们注意到肿瘤与免疫的关系,虽然其确切性质尚不清楚,但其免疫学反应确实存在。在恶黑病人中已测出对肿瘤细胞的胞质抗原及胞膜抗原的循环抗体。在恶黑患者之间,胞质抗体有交叉反应,而抗胞膜抗体则较为特异,仅对个体的肿瘤细胞起反应。在体内,抗体与黑素瘤细胞结合在一起。肿瘤局限时,抗体水平最高,而且在发生转移前,抗体即明显下降或消失。有人认为此种抗体在预防或推迟血源性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
恶黑的细胞免疫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Ⅰ、Ⅱ、Ⅲ期患者中,其淋巴细胞对培养的自身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而发生转移后,细胞毒作用即被血清因子封闭。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反应可限制肿瘤的局部扩散。在体外已证实恶黑细胞的免疫吞噬现象,噬黑素细胞不仅是对已杀死的肿瘤有清除作用,而且对肿瘤细胞尚有直接作用。在病理切片中也观察到在预后较好的患者病变中,单一核细胞浸润较明显,晚期患者则很少,这类细胞中主要为单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所组成,故恶黑的发病与免疫有密切的关系。同样,恶黑的预后与患者的免疫状况关系密切,有的迅速转移死亡,有的不加治疗,也可存活十多年。

恶黑好发于30岁以上的成年和老年人,青年发病者少,儿童罕见。据统计,12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者仅占4.2%。起源于黑素细胞的恶黑多发生于老年,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起源于痣细胞者多见于较年轻的人,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发生转移较早。
恶黑的早期表现是在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损害,或原有的黑素细胞痣于近期内扩大,色素加深。随着增大,损害隆起呈斑块或结节状,也可呈蕈状或菜花状,表面易破溃、出血。周围可有不规则的色素晕或色素脱失晕。如向皮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如向周围扩散时,尚可出现卫星状损害。
在恶黑患者中,如仔细询问病史,约25%的患者能回忆出在肿瘤部位原来已有色素性损害多年,但在组织学上能证明有痣细胞者仅10%,可能部分病例的痣细胞已被肿瘤细胞所代替。绝大多数患者原发灶为单发损害,但约有1.28%病例系多发者,但此种多发损害的病例,很难排除转移的可能性。临床上也有仅见转移灶而找不到原发灶的病例,可能由于原发灶已自行消退,或者原发灶很小而处于隐蔽部位,如肛门、阴道等处,不易发现。
在我国及乌干达,皮肤恶黑的原发灶多见下肢,特别是足跖。甲下恶黑占3%~4%,手指多于足趾。
近年来,根据恶黑的发病方式、起源、病程与预后的不同,将恶黑分为两大类或两个阶段,即原位性恶黑及侵袭性恶黑,现分述如下。
(一)原位恶黑 又名表皮内恶黑,指恶黑病变仅局限于表皮内,处于原位阶段。可分为三型:
1、恶性雀斑样痣 又名Hutchinson雀斑或Dubreuilh癌前局限性黑变病,常发生于年龄较大者。几乎均见于暴露部位。尤以面部最常见,极少数也可发生于非暴露部位。本病开始为一色素不均匀的斑点,一般不隆起,边缘不规则,逐渐向周围扩大,直径可达数厘米,往往一边扩大,而另一边自行消退。损害呈淡褐色、褐色,其中可伴有暗褐色至黑色小斑点。在自行消退区域内,可见色素减退。此种损害经数月乃至数年,约有1/3损害发展为侵袭性恶黑,此时在原有损害部位出现硬结。据统计,一般恶性雀斑存在10~15年,而面积达4~6cm2后才发生侵袭性生长。因此在很多病例,尤其是面部的损害发生侵袭性生长者往往很慢,常常在发生侵袭性生长前,患者即因其它原因死亡。
2、浅表扩散性原位恶黑 因其病理变化有些类似Paget病,故又名Paget病样原位恶黑(pagetoid melanoma in situ)。以中年患者为多,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多见于非暴露部位。损害较恶性雀斑样痣为小,直径很少超过2.5cm,早期常易误诊为痣细胞痣。通常皮损稍隆起,外形不规则或边缘呈锯齿状,有的部分呈弧形。其特点是色调多变而不一致,黄褐色、褐色、黑色,同时混有灰白色。如发生侵袭性生长时,其速度较恶性雀斑样痣迅速得多,往往在1~2年即出现浸润、结节、溃疡或出血。
3、肢端原位黑素瘤 以往采用肢端雀斑样原位黑素瘤的病名,是1975年提出的一种新类型,多见于黑人及黄种人。当时这一名称的来源主要是根据其某些病变与恶性雀斑黑素瘤相似而命名。1979年日本又提出掌-跖-甲下-粘膜黑素瘤,因此命名混乱。然而肢端型黑素瘤与恶性雀斑黑素瘤明显不同,不但作水平放射状生长,同时有垂直性生长,而且原位生长的时间较短,很快垂直性生长,故预后较差。根据我们的经验,肢端型黑素瘤的病理变化,除部分类似恶性雀斑外,还可来源于掌跖交界痣恶变,不少病例病变表现似浅表扩散的Paget病样原位恶黑,因此同意日本及我国台湾学者意见,以采用肢端黑素瘤命名为宜。
此型在日本、非洲与北美黑人发病最多,我国尚无确切统计。回顾我国1950~1995年文献报告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皮肤恶黑808例中,肢端黑素瘤(其中包括原位恶黑及侵袭性恶黑)有343例,占42.4%,其中男女之比为1.2∶1,发病年龄18~83岁,脚趾、甲床及足跟尤为常见,分别占25.0%、21.6%及21.0%。而日本报告207例肢端黑素瘤占46.3%~49%,男女之比与我国相同,发病年龄50~60岁为最多,足跟及甲床最常见,分别占31%及16%。
临床特点是发病于掌、跖、甲床和甲周无毛部位。此瘤在原位生长的时间较短,很快发生侵袭性生长。故此型具有双相生长模式,即既有水平放射状生长,也有垂直性生长。在水平放射状生长时,临床表现为斑状损害,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楚,颜色不均匀,呈茶褐色、暗褐色乃至黑色,混杂存在,表面不隆起。甲下黑素瘤的病甲起初为棕褐色、黑色,常表现为纵行色素带或黑色条纹,以后甲板增厚、裂开或破坏。甲周皮肤也呈现茶褐色或棕褐色斑。发病可能与外伤有关。
(二)侵袭性恶黑主要分为四型:
1、恶性雀斑样黑素瘤 是由恶性雀斑样痣发生侵袭性生长而来,因此多见于老年面部,常常在原有损害基础上,出现一或数个蓝黑色结节,生长缓慢,故较晚发生转移,转移多倾向于局部淋巴结。其5年存活率可达80%~90%。
2、浅表扩散性恶黑 是由该型原位恶黑发展而来,此时在原有稍隆起的斑片基础上,出现局部浸润、结节、溃疡、出血。其5年存活率约70%。
3、肢端黑素瘤 当肢端原位黑素瘤出现垂直生长(即侵袭性生长)时,原有色素斑中央即出现丘疹、结节,甚至呈疣状或破溃,此时常易转移。据日本统计,此型5年存活率仅29%。
4、结节性恶黑 开始为隆起的斑块、结节或深在结节,黑色或青黑色。由于生长迅速,因此一发现就是隆起结节。以后很快增大,可发生溃疡,或隆起如蕈状或菜花样。往往较早发生转移。在转移前接受治疗者,5年存活率为50%~60%。
转移与预后:恶黑的转移扩散极为常见。尤其是结节性恶黑以及恶黑病变已超过乳头下血管丛水平者(即侵袭深达Ⅳ或V级水平者),常先发生淋巴管转移,以后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血循环扩散出现较晚,但一旦发生,则易发生广泛转移,最常见者为肝、肺及皮肤。如已出现转移,则预后不良。少数患者发生广泛转移后,全身皮肤可以变黑,并带灰蓝色,这是由于表皮基底层内黑素增加以及真皮出现载黑素细胞所致,这些都是晚期患者的表现。恶黑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分型、病期、发病部位及病变深度等均有关.
此外,有人提到其它一些临床表现属于预后不良的表现,例如肿瘤很大,生长迅速,发生破溃等。无黑素的恶黑虽然罕见,但死亡率更高。原发肿瘤的部位也很重要,躯干部的肿瘤,尤其背部容易发生早期转移,而面部、下肢则易于发现,因此预后较好。女性的预后较男性为佳,在我国则以肢端部位为多见,往往较早发生转移,但也有少数带瘤生存十多年者。
仔细作组织学观察,肿瘤侵袭水平对预后关系很大,同时肿瘤直径大于20mm者,肿瘤外形不规则隆起,核有丝分裂多以及发生溃疡者均为预后不良的象征。斑块状损害预后较好。癌细胞的类型与预后也有关,混合细胞型预后较好,梭形细胞型者其次,上皮样细胞型者较差。
恶黑的恶性程度较高,多发生转移,预后比较严重。因此,早期诊断与及时合理治疗,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目前治疗方法仍不理想,及早局部手术切除根治仍是争取治愈的最好方法,化疗仅适合晚期患者,免疫疗法仍处在试验阶段,现分述如下:
(1)手术治疗
一般认为肿瘤应广泛切除,切除范围则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而定。美国国立卫生院会议建议早期恶黑切除或活检应包括皮损周围0.5cm正常皮肤。深度要包括皮下组织。有人主张在生长迅速者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周围正常皮肤5~8cm。大面积切除后,常需要植皮。结节性恶黑手术切除则需要深达筋膜。肢端型恶黑需关节离断或截肢。
(2)局部淋巴结切除
早期肿瘤临床上尚未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表现者,有人主张也作预防性切除,有人曾观察四肢皮肤恶黑患者作局部淋巴结预防切除后,病理切片中可发现90%有转移灶。也有认为肿瘤侵袭深度到达真皮深部时则应作淋巴结切除。目前认为淋巴结手术切除的指征有下列数点:①原发肿瘤靠近淋巴结;②原发肿瘤位于预后较差的部位;③原发肿瘤大而隆起或发生破溃者;④原发肿瘤侵袭真皮深部。
(3)化疗
适合于已有转移的晚期患者,以往试用的药物很多,但不论单独应用或联合治疗,远期效果均令人失望,仅部分患者应用化疗后症状获得缓解,延长存活时间。近年来,以联合应用为主,很少单独使用。
(4)免疫疗法
方法很多,仍在试用中。有几种方法在临床上有一定效果:①两个恶黑患者同时作肿瘤交叉移植,而后交叉注射淋巴细胞。曾有人使用此法治疗26例,7例有效,2例完全缓解;另有一组治疗也有26例,5例有效,1例完全缓解。以后在此基础上作了改进,使用培养的恶黑细胞按上述方法操作,共治疗12例,3例有效,2例完全缓解。②注射BCG于恶黑转移灶内,并作DNCB皮肤迟发超敏反应,以测定其免疫反应。DNCB反应阳性者注射BCG的肿瘤结节可以吸收消退,某些未注射BCG的转移性肿瘤结节亦可同时消退,但DNCB反应阴性者效果不佳。③将自发缓解恶黑患者的全血输给另一例恶黑病人,结果病情缓解5年以上。④有人观察到以恶黑病人的肿瘤细胞免疫猪,然后用猪淋巴细胞治疗两例病人,1例对异种淋巴细胞未引起有害反应,并且出现皮下转移肿瘤的暂时性退化;另1例病人肿瘤出现大块坏死以及供应肿瘤的血管形成血栓。上述方法中,以前两者比较有希望。近年来正在试用LAK细胞、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进行免疫疗法,有一定疗效。
(5)放射治疗
对减轻内脏转移灶引起的压迫症状有相当价值。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病灶用放射疗法结合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效果也较好。骨骼转移引起的疼痛经放疗后有明显缓解作用。
总之,目前恶黑的治疗仍不理想。Ⅰ~Ⅱ期患者采取比较彻底的手术切除,力争达到治愈;Ⅲ~Ⅳ期转移患者使用综合疗法,以期达到缓解、延长存活时间和减轻病人痛苦的目的。
近年来Banzet提出综合治疗的意见,仅供参考,但化疗药物品种及剂量应慎重选用:
Ⅰ~Ⅱ期单发恶黑病灶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建议外科手术切除,全身使用免疫疗法(如LAK细胞注射等)。
Ⅲ~Ⅳ期患者在确诊后,以外科手术为基础治疗,同时联合应用化疗。如病变在肢体,适合动脉内给药作化疗者,可在手术前进行,随后即进行动脉内化疗。如不适合动脉内给药者,则采用全身化疗。全身化疗的原则是多种化疗药物长期间歇疗法,一般采用下列药物与剂量:长春花碱,6mg/m2体表面积;三乙烯塞替派6mg/m2体表面积;甲氨蝶呤(MTX)15 mg/m2体表面积。方法为静脉给药,每2周1次,3个月后改为每4周1次,每次注射后接着每日口服甲基苄肼,连服8d。
Ⅲ~Ⅳ期患者如仅见皮肤或淋巴结局部转移,而无播散性皮肤与内脏转移者,治疗原则同上。手术前采用DTIC(二甲基三氯烯基咪唑甲酰胺)动脉内给药。 有内脏转移而无皮肤转移者, 联合应用以下药物: 环磷酰胺1g/m2体表面积,每4周静脉给药1次;长春新碱0.6mg/m2体表面积,每周静脉给药1次;博来霉素18mg/m2体表面积,每周肌注1次;甲基CCNU,即1-(2-氯乙基)-3-(4-甲基-环乙基)-1-亚硝基尿素,200mg/m2体表面积,每4周1次。皮肤和内脏均有转移者,除上述治疗,并可在结节内注射BCG。在肢端黑素瘤尚可作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