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鞭虫病

毛首鞭线虫,简称鞭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引起鞭虫病。地理分布广泛,发病率高,值得重视。形态:成虫前细后粗,外形似马鞭。细部约占总长3/5。有口腔及咽管。鞭虫口腔极小,具有2个半月形唇瓣。在两唇瓣中有一尖刀状口矛,活动使可自口腔伸出。咽管细长,前段为肌性,后段为腺性。咽管外由呈串珠状排列的杆细胞组成的杆状体包绕,杆细胞的分泌物可能具有消化宿主细胞的酶,且有抗原性。虫体后部较粗,内有肠管及生殖器官等。雌虫长35~50mm,尾段钝圆,阴门位于虫体粗大部前方的腹面。雄虫长30~45mm,尾端向腹面呈环状卷曲,有交合刺1根,可自鞘内伸出,鞘表面有小刺。两性成虫的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虫卵呈纺锤形,大小为50~54μm×22~23μm,黄褐色。卵壳较厚,内有脂层,中为壳质层。其壳质层由壳质及蛋白质复合物组成。虫卵两端各具一透明塞状突起,称为盖塞。盖塞也具有此三层,但盖塞出的壳质层含蛋白质的成分较卵壳为少,呈现透明状。虫卵字人体排出时,其中细胞尚未分裂。生活史:成虫要寄生于盲肠内,虫数多时,亦可在结肠和直肠、甚至回肠下段寄生。雌虫每日产卵约1000~7000个(平均2000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泥土中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约经3~5周即可发育为感染期卵。这种虫卵随被污染的食物、饮水、蔬菜等经口进入人体。在小肠内,虫卵内幼虫活动加剧,幼虫分泌壳质酶,使盖塞降解及破裂,用其口矛刺破脂层,幼虫自卵壳一端的盖塞出逸出。并多从肠腺隐窝处侵入局部肠粘膜,镊取营养,进行发育。经10天左右,幼虫重新回到肠腔,再移行至盲肠,以其纤细的前端钻入肠壁粘膜下层足趾,镊取营养并发育为成虫。自误食感染期虫卵至成虫发育成熟并产卵,约需时1~3个月。鞭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5年。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成虫要寄生于盲肠内,虫数多时,亦可在结肠和直肠、甚至回肠下段寄生。雌虫每日产卵约1000~7000个(平均2000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泥土中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约经3~5周即可发育为感染期卵。这种虫卵随被污染的食物、饮水、蔬菜等经口进入人体。在小肠内,虫卵内幼虫活动加剧,幼虫分泌壳质酶,使盖塞降解及破裂,用其口矛刺破脂层,幼虫自卵壳一端的盖塞出逸出。并多从肠腺隐窝处侵入局部肠粘膜,镊取营养,进行发育。经10天左右,幼虫重新回到肠腔,再移行至盲肠,以其纤细的前端钻入肠壁粘膜下层足趾,镊取营养并发育为成虫。自误食感染期虫卵至成虫发育成熟并产卵,约需时1~3个月。鞭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5年。

成虫细长的前端能侵入宿主粘膜下层乃至肌层,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当寄生虫体数目较多时,有关重提的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的刺激作用,可致肠壁粘膜组织出现充血,水肿或出血等慢性炎症反应。少数患者可有细胞增生。肠壁组织明显增厚,以及在炎症基础上,形成肉芽肿等病变。由于鞭虫吸血和损伤肠粘膜渗血,重度感染者可致慢性失血一般轻度感染可导致直肠脱垂,多见于营养不良或并发肠道致病菌感染的病例,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四肢浮肿,的等全身反应,患者容易并发肠道细菌感染,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常见的药物有阿苯咪唑(400mg/d,连服3天)和甲苯咪唑(100mg/次,每日2次,连服2天)均对鞭虫病有较好的驱虫效果。
鞭虫病预防应加强粪便管理,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并注意保护水源和环境卫生,对病人和带虫者应驱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