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腭口线虫病

本病亦称内脏游走性幼虫病或称皮肤腭口虫病,是内脏游走性幼虫病的一种,大多数是由有棘颌口虫感染所引起。该病主要发生在日本、泰国、缅甸,我国多发生在长江流域一带,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均有报告。该病首先由日本人发现于我国长江流域,故日本人称该病为“扬子江浮肿”。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该病由有棘颌口线虫或猪颌口虫的幼虫侵入皮肤引起。颌口虫成虫寄生于狗、猫、猪等动物的肠道内,人是颌口虫的迷入宿主。在其生活周期中有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及爬虫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

人被感染后经数日或数周的潜伏期,开始出现发热、腰痛、胃痛、肋间神经痛、呕吐、荨麻疹等前驱症状,经1周左右消退,再经1周进入皮下或肌肉,在患处迅速出现局限性、游走性、复发性、炎症性的包块或硬结,表面色鲜红,触之较硬,有瘙痒和触痛。皮损多发生于四肢、躯干、阴部、头面等部位,很类似血管性水肿,故有人称之“长江水肿”(扬子江浮肿)。包块消退较慢,可持续1~2周或更长时间,幼虫可在组织中存活数年,消退后遗留蚕豆大小的硬结,表面皮肤可有少量鳞屑或色素沉着斑片。幼虫极少有移行到表皮内者,若潜行在表皮内即为匐行疹。
若侵犯肺、脑等脏器可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头痛、癫痫、肢体痉挛等症状。若侵犯眼部可出现虹膜炎、睫状体炎甚至失明。侵犯泌尿系统可出现膀胱炎、肾盂炎,有时能从尿中检出活虫。如虫体停留于组织内可形成结节性、条索状肿块,表面可见小的出血点,血中的白细胞,尤其嗜酸性粒细胞常有明显的增多。
若损害不深可用液氮冷冻治疗。皮损不多可手术切除。若皮损广泛可注射酒石酸锑钾溶液有较好的效果。亦可口服噻苯达唑,每日3次,每次50~100mg,7~10d为一疗程。对浅表性的皮疹也可喷射氯乙烷。
在流行区不吃生鱼或未煮熟的鱼、鸡肉,不饮生水,捕杀带有该虫的家禽。及时治疗患者,消灭传染源。